|
|
    四川,位于祖国西南,有8500余万各民族同胞在这49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繁衍生息。这里有灿烂而悠久的历史,亦有着繁荣而兴旺的今天。 从巴蜀古国到今日之四川,数千年悠悠岁月,如滔滔之川江,既孕育有千古英才,亦陶尽了百代风流。空遗下这如画的山川,如诗的史迹。峨嵋新月辉映出大佛的慈颜,青城夕照渗透了道家的灵光,剑门细雨滋润着翠云长廊,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名相诸葛愧对如此锦绣,唯表鞠躬尽卒,死而后已;诗仙太白遥望这般雄俊,只叹高路入云,蜀道太难;杜工部居茅屋而思广厦,陆放翁厄剑南而忧朝堂;壮志难酬,空洒英雄泪,恒古不够,静观大江西至,红日东升。  极目今日之四川,已成真正之天府,沃野千里的川西平原,拱卫着国际大都会,酒城、甜城、果城、香城、钢都、盐都、电子城、……象一颗颗璀璨之明珠,荟萃着古老文明与现代科技精华,镶嵌于巴山蜀水之间,立体运行的水陆交通枢纽,又把这颗颗明珠串连成一幅四化建设的宏伟画卷,航天卫星在这里升空,出海通道从这里延伸,食品、机械、冶金、纺织、化工五大支柱工业突飞猛进,带动了四川经济的繁荣,丰衣足食,国泰民安,这就是今日之天府--四川。 
四川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是我国民族种类最多的省份之一,素有"民族走廊"之称。自有史记载以来,有数十个民族先后在这里活动、生息、繁衍和相互融合。目前除汉族外,境内仍分布有彝、藏、土家、苗、羌、回、蒙古、傈傈、满、纳西、布依、白、傣、壮等14个少数民族,共有人口300多万。约占全省人口3.7%左右的少数民族地区主要在西部高原山地和南部边缘山地,其中以彝族、藏族、羌族等最具有代表性。四川地灵人杰,是著名的文化之邦。它地处东西交融、南北过渡的地理位置,多年来既有利于揉合吸收东西民族之长,又是南北文化交流的要冲。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华,哺育出了巴蜀地区光辉灿烂的文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是人才荟萃的地方。众多历史人物或出生于四川,或成长于四川,或在蜀地为官,或游览于蜀地,多有遗址或纪念物留存,并留下了千古佳句与著名诗篇。李太白曾从这里杖剑远行,杜工部曾在此地望月怀乡;陈子昂、白居易、苏东坡、陆放翁、黄庭坚、杨升庵、张大千、郭沫若等恰若灿烂的明星,辉耀着这片浪漫的大地。刘皇叔白帝托孤,诸葛亮六出歧山,武则天皇泽"相会" ,唐玄宗剑阁闻铃,元宪宗"上帝折鞭" ,多少忠臣怨主,几许盛衰欢悲,都留在了这里的森森翠柏、茫茫白波、重重殿宇之间,留给了风雨楼台,暮鼓晨钟…… 四川有上千座保存较好的宗教寺庙,在历史古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四川是道教的发祥地,自魏晋以来道教便开始在四川盛行,传播较广,四川境内的主要道观有:成都的青羊宫、青城山的福建宫、天师洞、上清宫等。佛教自东汉传入中国后,在四川传播得很快。明代,特别是万历年间佛教盛行,四川兴建了大量的寺庙、宝塔和古建筑。目前保存较好的上千座寺庙中,绝大部分为佛教庙宇,经历代培修,许多庙宇至今保存完好。其中新都宝光寺、梁平双桂堂、成都文殊院、广元皇泽寺、乐山大佛寺、平武报恩寺及峨眉山的报国寺、伏虎寺、万年寺、金顶等规模较大,较为著名。四川庙宇大多雕柱飞檐,金碧辉煌,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艺术。寺庙内众多的匾额楹联、古碑石刻,记载着古代不少诗人墨客的诗文,是考察和研究我国古代文化不可多得的史料。 与宗教发展相联系的是四川众多的石窟造像、石刻与绘画艺术。四川石窟规模宏大,有的摩崖造像上万尊,大多为佛教造像,也有道教和儒家造像,栩栩如生。其中人物摩崖造像以唐、宋时期的石刻规模最为巨大、最为完整和分布广泛。影响较大的有:唐、宋时期的乐山石刻、荣县石刻,唐代的夹江千佛岩,南北朝和唐代的广元千佛崖以及新近开发的唐、宋时期的安岳石窟等。此外,四川石刻造像的又一大特色是佛像高大,依山而凿。如世界第一大佛乐山大佛,始建于唐,高71米;四川第二大佛为荣县大佛,始建于北宋,高36.67米;还有潼南大佛,始建于明代,高27米。安岳石窟则是以石刻文字为主,称为"经窟"(指经文石刻)。四川石刻之精湛、完整,集我国石刻艺术之大成。创建于唐的成都大慈寺、剑阁昭觉寺和创建于宋的蓬溪宝梵寺,还保存有不少古代壁画。据史书记载,其中大慈寺壁画最为壮观,苏轼誉之为"精妙冠世",无奈明清时已毁于战火。 四川境内还有不少帝王陵墓。陵墓中规模较大的有:位于成都城南的三国时刘备(161-223年)之"汉昭烈皇帝之陵" ,史称"惠陵" 。位于成都西郊的五代前蜀国皇帝王建(847-918年)的陵墓,又称"永陵" 。位于成都北郊磨盘山麓的五代后蜀国孟知祥(893-934年)的陵墓,史称"和陵" 。这些陵墓中藏有不少文物,其中以王建墓的墓室和文物保存最为完好,为研究五代时期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资料。 四川是三国历史文物保存最多的省份,这体现出四川文化遗迹的又一大特色。古今史学家认为,在魏、蜀、吴三国中,蜀国是治理得最好的。刘备、诸葛亮及其继任者蒋琬、费祎,给蜀地带来过短暂的安宁和繁荣,蜀地百姓尊敬他们,乐于为他们修祠建庙。故三国之中,魏国、吴国保留的遗迹少,而蜀国则多。四川是蜀国的中心,当然三国遗迹就多在四川了。从历史记载和目前的文物保护单位数字来看,四川的三国遗迹,与其他各省比较,的确是最多的。著名的有成都武侯祠、阆中的张飞庙、汶川姜维城、剑门蜀道、庞统墓、子龙墓、蒋琬墓等,他们为热衷于三国故迹的专家、游客提供了探访、参观的场所,对于三国历史研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