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 > 城市信息 | |  -来源: | 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中国的政治、文化和国内国际交往中心,是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早在70万年前,北京周口店地区就出现了原始人群落“北京人”。北京最初见于记载的名字为“蓟”。 公元前1045年成为蓟、燕诸侯国的都城。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公元937年,北京一直是中国北方的重镇和地方政权的都城。公元938年,统治中国北方的辽以北京(时称燕京)为陪都;以后,金、元、明、清各代都以此地为首都,前后达650多年。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北京成为新中国的首都。 北京位于北纬39°56',东经116°20';西北毗临山西、内蒙古高原,南与华北大平原相接,东近渤海;市中心海拔43.71米;总面积16808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040平方公里。西、北、东三面环山,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运河等。北京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春秋短促,冬夏较长。年平均气温13°C,一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3.7°C,七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5.2°C,年平均降雨量507.7毫米。无霜期189天。 北京同时也是闻名全国的文化中心、科技中心、教育中心。1998年全市从事科技活动人员28.1万人,比上年增长2.9%。科技活动经费支出191.7亿元,增长14.8%,其中研究与发展经费支出52.3亿元,增长19.4%,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2.6%。全市技术市场签定合同20724项,合同金额达81.6亿元,其中技术交易额73.9亿元。全市申请专利6321项,专利授权3800项。
北京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古都,有世界上最大的皇宫紫禁城、祭天神庙天坛、皇家花园北海、皇家园林颐和园、八达岭、慕田峪、司马台长城以及世界上最大的四合院恭王府等名胜古迹。全市共有文物古迹7309项,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42个,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22个。 积极开展植树绿化工作,完成绿化面积538公顷,年末全市城近郊区公共绿地面积4945公顷,人均占有公共绿地8.18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34.9%,比上年提高了0.26个百分点,新建改建公园7处。 | 密云县 | | 密云县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是首都重要饮用水源基地和生态涵养发展区。 密云属燕山山地与华北平原交接地,是华北通往东北、内蒙古的重要门户,故有“京师锁钥”之称。全县东、北、西三面群山环绕、峰峦起伏,巍峨的古长城绵延在崇山峻岭之上;中部是碧波荡漾的密云水库,西南是洪积冲积平原,总地形为三面环山,中部低缓,西南开口的簸箕形。 密云县西起东经116°39 ′33",东至117°30 ′25 ",东西长69公里;南起北纬40°13 ′ 7",北至北纬40°47 ′57",南北宽约64公里。东、北部分别与河北省承德市的兴隆、承德、滦平三县交界,西、南部与怀柔区、顺义区、平谷区接壤。
自然环境
密云生态环境优美,有山有水,又大又美,是京城最美的郊区,是京郊最美的新城。 全县总面积2229.45平方公里,是北京市面积最大的区县,华北地区最大的人工湖——密云水库坐落于县域中央,宛若一块碧玉镶嵌在群山之中,最大水面面积188平方公里、最大库容43.75亿立方米,水体质量始终稳定保持在国家二类饮用水标准,五十年来的保水使密云全境成为净水、净气、净土的绿色田园。 密云是国家生态县、国际最佳休闲宜居名县,是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密云是北京地区有名的长寿之乡,90岁以上的老人达600多位。 密云山水兼备,自然地貌特征为“八山一水一分田”,山区面积占全县面积4/5,水源保护区占全县面积3/4。全县林木覆盖率达72.5%,空气质量二级和好于二级天数连续四年保持在80%以上,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高于市区40倍,生态质量全市排名第一。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将密云确定为“首都生态涵养发展区”、“北京东部发展带上的重要节点,北京重要的水源保护地,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密云水库以北为生态涵养区,水库以南为产业发展区。 全县产业发展空间规划布局为“两区、两带、一基地”。两区为经济开发区和非水源保护区中的产业园区。两带为潮河产业带和白河产业带,潮河产业带重点发展高端休闲旅游业;白河产业带重点发展以自然山水为特色的生态休闲旅游业。一基地为密云总部基地,重点发展总部经济和高端商业。 [展开阅读] | 北京特产 | | 北京烤鸭、景泰蓝、北京雕漆、大磨盘柿、“六必居”酱菜、北京酥糖、茯苓夹饼等 |
|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北京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