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综合论坛
全文 标题登录 ·注册
夏季 ·摄影 ·美食

综合

城市

景区

游记

同游

线路

论坛

深度

图片

快讯

酒店

购物

机构

交通
首页 > 论坛 > 旅游综合论坛 > 买票难花销大被逼婚 43%青年患上春节恐归症·综合论坛 ·美食论坛 ·汽车论坛 ·摄影论坛 ·民俗论坛 ·城市论坛
南北游子买票难花销大被逼婚 43%青年患上春节恐归症2010-02-05 21:29:40人气(2/1206)




来自:
发主题数:1384
加入:2003-08-27 11:44:07
上次:2025-05-01 19:43:53
最后积分:5872
  网站调查:43%的网友因“回家过年开支太大,承受不起”而不敢回老家

  近日一篇名为《一个漂泊在外的应届毕业生写给农民工父亲的忏悔信》的帖子引发热议,发帖者“我是小猫猫一个”称本科毕业工作了大半年,月工资只有一千左右,还不如当农民工的父亲,所以一直骗家里说自己在外生活很好,年底因为“连帮妈妈买件毛衣的钱都没有”只得骗家里“加班的话就不回来了”。帖子出来以后迅速引起了各地“恐归族”的共鸣,不少人表示,即使月收入达到了3000元,仍然害怕回家过年——

  热帖:没钱给母亲买礼物谎称加班

  “我是小猫猫一个”在帖子中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爸,昨天你问我存了多少钱,我说存了有八千多。你有点不高兴,说工作都大半年了,三千二一个月,怎么也得存一万五,我没敢吱声。爸,我是真的不敢说,其实我卡里只有五百块不到,房租三百块过几天也要交了,桌上只有几袋方便面……”

  发帖者最后说出了不少打工者的心声:“前段时间你总问我过年回家不,我一直说不知道,得看看,春节加班的话就不回来了。其实,爸,公司春节根本就不加班,我是实在不敢回来。我算了一笔账,年底拿到工资,交了房租,春运回家的车费就要四百多,到时候我估计连帮妈妈买件毛衣的钱都没有,爸,儿子没脸回呀!”

  热词:过年要花上万元恐归族诞生

  春运开始,年味渐浓。然而,因为经济原因,不少人在回与不回的两难中徘徊,“春节恐归族”诞生了………

  一家网站在发起的“你为何不敢回老家过年”的调查中,有43%的人选择因“回家过年开支太大,承受不起”而不敢回老家过年。在这些受调查者中,有80%的比例是未婚男女,其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90%。

  收入不多,但过年花费却相当昂贵。在这一调查中,只有10%左右的受调查者的过年花费在3000元以下,有相当多的受调查者表示过一次年要花掉万元以上。

  有“恐归族”在网上还总结了“五大怕”:一怕饭局“车轮战”,太累;二怕春运压力大,太惧;三怕父母逼婚事,太窘;四怕往来人情债,太烦;五怕节后综合征,太愁。

  热议:物价上涨红包几十元拿不出手

  合肥网友“风生水起”上个礼拜将自己的QQ签名改成了“虎年春节去哪儿过?”“风生水起”说,他的月工资有3000多元,但除了还贷,连给小孩买奶粉和尿布的钱都不够,每月基本的生活消费都指望着老婆的那2000多元。“风生水起”家住河南商丘农村,他说,一到老家,探访的任务就把春节的几天假期全占去了,五舅六叔七姑八姨,家家都不能少,有时一顿饭还得吃上下场。而且到谁家都得带上两条烟、两瓶酒。

  除了怕饭局连轴转,父母催婚事,派发压岁钱才是“恐归族”怕回家的最重要原因。工作了,回去就得给亲戚的下一代发压岁钱,现在物价上涨,几十块钱的红包早就拿不出手了。光这样一项,对年轻的工薪阶层来说,就是一笔不小的负担。

  都来晒一晒:过年回家花多少钱

  深圳网友:50000元勉强够

  网友“临窗对雨”说,自己的情况比较典型,要回老家预算如下:在深圳的花销:24000元

  1、走之前孝敬在深圳的岳父岳母大人,送点礼,买好年货,再送点钱,共6000元。请二老好好地吃一顿:约1000元。孝敬二老红包5000元。2、老婆大人在深圳的亲戚1000元。3、朋友的孩子2000元左右。4、自己过年的准备:15000元,包括购买年货,送礼,出发前归来后请亲友吃饭。回湖南老家的费用:23000元

  1、路费:2000元。春运一票难求,准备从深圳自驾回900公里外的老家湖南。公路费加油费和路上消费合计2000元。2、家中亲人礼品费:4000元。3、现金礼:8000元。包括二兄弟一姐姐,堂兄弟堂姐妹五人,舅父姨父姑父等等。4、利市钱:3000元。侄儿侄媳侄孙外甥外甥女外孙姑表侄辈等共30人,人均100元。5、临时费性用:3000元。包括购物、打牌开支等。6、赞助费:3000元。亲人以生病和家庭建设等为由,可能被“借”走的费用。

  (临窗对雨还注明,因父母去世多年,所以开支中没有此项开支。)不可预知费用:3000元

  总有你想象不到的地方要花钱……

  京漂网友:没1万打不住

  网友黄于表示,自己是个普通的京漂。他晒出的过年账单是这样的:

  为了保证不在网络时代落后,以及弄了张3G无线资费卡,200元200小时。加一张网卡,共350元。

  给父母买衣服,不超过一千。给自己买衣服,两百来块。亲友礼物,花费五百左右。

  福州的往返机票,打完折1074元/单程。加上其他交通费,共2700元左右。

  堂妹表妹和侄女儿,压岁钱600元。浙江亲友结婚,礼金五百,外加六百元车费。

  总的加起来,损失超过10000元,都很正常。


    (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
南北游子RE: 买票难花销大被逼婚 43%青年患上春节恐归症2010-02-06 08:32:41RE 1!
    剩男剩女变“恐归族” 年关成道道情感考题

  “带上笑容,带上祝愿,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爸爸张罗了一桌好饭……”歌手陈红的这首《常回家看看》,曾经让多少出门在外的人听得潸然泪下。

  老话说:“有钱没钱,回家过年。”事实上呢?现在很多人想回家,又不敢回家。近日,在天涯论坛上,一篇名为《一个漂泊在外的应届毕业生写给农民工父亲的忏悔信》的帖子,引起了网友的广泛关注。

  发帖者称大学毕业了大半年,每月工资只有1000多元。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他一直“骗”着家里人说“在外生活很好”,并谎称“加班的话过年就不能回家了”。

  记者采访中发现,今年,“80后”群体中最早的一拨人已迈入30岁门槛。但他们当中,有很多人工作不稳定,承受着沉重的房贷等负担,还有三成的人单身。因为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变成了春节“恐归族”。

  一个创业“蚁族”的年关自白

  人物档案:小杨,1982年出生,在杭州创业,现住五联西苑

  “都毕业3年多了,还连个像样的工作也没有,女朋友也分手了,实在无脸见父母。”小杨一边翻动着手上的铁锅,一边和前面吃小吃的顾客打着招呼。

  小杨来自湖北恩施,毕业于河南一所大学的酒店管理专业。2006年毕业后,就在杭州一家酒业公司从事销售工作,每个月收入2000元左右。

  原公司在复兴立交桥附近,为了节省房租,小杨在转塘租住了一间农民房,每月房租350元。小杨办了一张公交卡,每天早上,他提前一个半小时起床,乘504路公交车到复兴立交桥,然后转车到公司。

  小杨说,他原来有个女朋友,是他大学同学,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处了五六年,后来还是分手了。女友的离去,对小杨的打击很大,他发誓要闯出个人样来。去年年初,他辞去酒业公司的工作,自费去重庆一所技校学习烹饪。学了一阵子后,又回杭州,在五联西苑开了一家小吃店,生意还不错。

  小杨说,“开小吃店主要是为了练习一下手艺,把基本功打扎实,然后去大酒店做厨师,积累一些人脉资源。等时机成熟了再开始创业,不能打没有准备的仗。”小杨这样对记者说。

  这个春节,小杨说不回家了,要多挣点钱,年后再找个女友。明年,要带上女朋友一起“衣锦还乡”。

  剩女,你妈叫你带着男友回家过年

  人物档案:陈小姐,1984年出生,外贸公司职员,现住杭城某社区

  “一到年关,我最害怕接到家里的电话,每次妈妈都要问男朋友的事情。”陈小姐是在QQ上接受记者采访的。

  陈小姐是四川人,在南京上学,学的是商务英语。毕业后,在杭州一家外贸公司谋到一份不错的工作。美中不足的是,她一直找不到合适的男友,这也成了她和家人的一块“心病”。

  据陈小姐讲,上个星期六,母亲的“夺命连环Call”又来了。妈妈一连打来几个电话,追问她今年过年回家不回家,还嘱咐她一定要把男友带回家看看。

  陈小姐考虑再三,最后还是决定不回家过年。她理解父母的担心,毕竟自己年纪也不小了,人生大事还未定。她不愿意回去的原因很简单,到她这个年龄还没结婚,会被别人笑话。

  “一回家,村里人都会来问,自己受不了,父母的面子也挂不住,哪还有心情过年啊。”陈小姐这样说。

  像陈小姐这样的“恐归族”不在少数。这些所谓的“剩男”“剩女”,回家后最怕的就是被父母催婚、逼婚。为了逃避,他们无奈地成了“恐归族”。

  年关,其实是一道又一道的情感考题

  “老公是我妈心目中的好女婿,可我跟老公回他的老家了,父母过年岂不是很孤单啊?”父母住在杭州附近的小张,去年8月刚刚步入了婚姻殿堂。眼看着婚后的第一个春节越来越近,去哪家过年,成了小两口几乎每天讨论的话题。

  小张是家里的独生女。上学的时候,每次和爸妈通完电话都会暗自流泪,所以毕业后,她毫不犹豫地回到杭州工作。她的丈夫也在杭州拥有自己的事业。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过年回不回家?和谁一起过年?给亲朋好友送什么礼物?怎样串门走亲戚?……这些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其实都是一道又一道的情感考题。

  当然,在这些“恐归族”中,不仅仅是因为自己“过剩”了,还有很多综合原因。网友“风尘仆仆来”在网上总结了春节不敢回家的“五大怕”:一怕饭局“车轮战”,太累;二怕春运压力大,太挤;三怕父母逼婚事,太窘;四怕往来人情债,太烦;五怕节后综合征,太愁。

  一位社会学者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80后”这个群体已逐渐步入“而立之年”。事实上,在男多女少的性别失调和男强女弱的婚姻定式等因素的影响下,高不成、低不就成了女青年择偶的普遍问题,大龄未婚女青年所占的比例逐年上升,“剩女”的队伍日渐庞大。

  “一到年关,这更成了亲友们茶余饭后的话题。所以,与其在乎是否成为别人茶余饭后的话题,不如端正态度,在新年里积极行动起来,整点新气象。”上述学者这样说。

 

  新闻延伸

  月入5000元以下的白领最“恐归”

  一家网站发起“你为何不敢回老家过年”的调查,有43%的人选择因“回家过年开支太大,承受不起”。在这些受调查者中,有80%的比例是未婚男女,其中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占90%。

  收入不多,但过年花费却相当大。在这一调查中,只有10%左右的受调查者的过年花费在3000元以下,有相当多的受调查者表示,过一次年要花掉万元以上。

  调查发现,“恐归族”中,农村出来的大学生占很大的比例。为了自己能上大学,能出人头地,这些人的父母付出了太多。如今,自己走上了社会,父母对他们并没有过多的要求,也不指望他们回到家里帮老人揉揉背捶捶肩刷刷筷子洗洗碗,他们能回家父母就很开心了。然而,很多人因为种种原因选择了逃避。 (吴静)

    (杭州网 作者: 编辑: 叶海)
首页 1末页 第 1 页 Of 1 页 -- 共 1 条回复。
如果你要回复该主题,请先登录!
关于景天下 关于本站 常见问题 关于本站 帮助中心 联系方式 管理中心 会员注册 XXXX
www.viewf.com Powered & Designed by 景天下旅游网. Copyright 200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ervice@viewf.com | QQ: 2321636390 最佳分辩率:1024X768以上 | 粤ICP备14003813号
今日总访量(PV): 9934  当前在线:1732 (历史访问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