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真山真水过花溪[图] | | 来源:游遍天下 作者: 创建日期: 发表日期:2006-07-18 14:22:47 阅读:4095 P:1/3 |
|
核心内容: 天下美景“三分山水七分打扮”,而花溪,却是“七分山水三分打扮”。1959年陈毅游花溪时,在《花溪杂咏》中这样写道:“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从贵阳市区河滨公园前的公交车站乘大巴车,途经花溪公园、石板镇、镇山布依寨,不出花溪区就可直达天河潭。
| 天下美景“三分山水七分打扮”,而花溪,却是“七分山水三分打扮”。1959年陈毅游花溪时,在《花溪杂咏》中这样写道:“真山真水到处是,花溪布局更天然,十里河滩明如镜,几步花圃几农田”。从贵阳市区河滨公园前的公交车站乘大巴车,途经花溪公园、石板镇、镇山布依寨,不出花溪区就可直达天河潭。
贵阳市南郊17公里处的花溪公园素有“高原明珠”之称,山水出色。南明河自广顺流入贵阳,其龙山峡至济番桥一段称花溪河。河流在此三次出入于两山夹峙之中,入则消失成为潜流;平波碧绿,岸柳依依。蛇山与龟山对峙,中隔一水,平桥水面宽阔,过桥就是深藏不露的碧云窝。百步桥是弯弯曲曲置于河坝上的石跳墩,游客经此牵手蹑脚而行,别有情趣。
天河潭原名天生桥,位于贵阳市南郊花溪河上游车田河段的石板镇芦荻村旁,距贵阳24公里,是继花溪公园之后,新开发的风景旅游区之一。典型的薄层碳酸岩裸露地块,褶皱频繁,断裂交错,河谷拐曲,沟壑纵横。在堆积了二十多处钙化滩坝的河段上,形成了纷纭复杂,多彩多姿的喀斯特奇观。河水流经天河潭受阻,产生回旋涡流,在强烈的冲刷溶蚀作用下,历经百万年,形成庞大的龙潭洞。从天生桥头顺蜿蜒曲折的石级小径而下,回望天生桥,花溪河水从桥洞飞泻而出,水花四溅,如捣珠崩玉。沿石壁小道穿过桥洞,眼前又是一番景象,一汪碧水,如少女的眼睛,清澈明亮,那从崖壁上挂下的缕缕藤蔓,裸露在石壁外面的灌木根须,如少女的秀发,飞洒飘逸,清风徐来,荡舟碧水中,顿觉神清气爽,旅途劳顿立刻被一洗而消。
泛舟从一小孔入龙潭洞。龙潭洞岔洞较多,呈瓜藤状分布,洞内全长约1000米,最宽处80余米,暗河水最深处21米。水洞以隽秀闻名,精描细染,如细细品味,不胜怡然。泛舟至龙潭洞西出口,前面便是翠溪了,绿的山,绿的水,更有那夹岸生长的蓬蓬翠竹,荡舟翠溪,仿佛置身于绿的海洋之中。
卧龙滩瀑布位于天河潭下游500米处,宽210米,是迄今发现的国内最宽的钙化瀑布。丰水时,瀑水如脱缰的野马轰然而下,势不可挡,在冲坑溶潭下溅起漫天水雾,蔚为壮观。枯水季节,瀑顶上挂下的瀑水如丝如绺,在微风的吹拂下,扬扬洒洒,绵绵不绝,像《蓝色多瑙河》,时而激奋昂扬,时而缠绵婉转。
(本页最后编辑:2006-08-09 16:03:57)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