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公认18处超级美景 |
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周庄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周庄也曾留下柳亚子、陈去病等人的足迹。
[b]云南元阳梯田 [/b]
层层叠叠的梯田,天梯一样沿着山坡直上云天。梯田适合开在土质好、水源充足的向阳坡地,云南哀牢山地区属于海洋性亚热带气候,雨量充沛,那里的人们开垦了规模庞大、世界闻名的梯田。其中元阳的梯田比较有代表性,特别是云雾天气多的... |
大众旅游 2008-04-09 |
|
三月花儿盛开的日子 赏花都梯面油菜花 |
花都客运站周末(周六、日)每天有两班公车开往王子山,但遗憾的是这两班车可能都不适合自助游客,早上8:45一班由花都客运站开出,下午15:30才开出第二班,徐非是花都城区附近,否则早上第一班基本上赶不上,而下午15:30又太迟。自助游客最有可能的交通方式可能是先由花都到梯面镇(公交7元全程),再包车或打摩的前往,摩的单程10元左右,最好双程,因为出来时可不一定有摩的在等你。
... |
景天下旅游 信天孤星 2008-03-08 |
|
四川7个油菜花踏青地完全攻略 |
由于成绵高速公路经过这里,成都乘车去连山镇只需40多分钟,每逢周末,有不少食客会专门驾车去该地品尝“连山回锅肉”。
住宿:广汉离成都市区只有半个小时的车程完全可以返回成都住宿。
最佳旅游季节:到广汉三星堆看油菜花最佳季节是每年的三月上旬至四月初。
... |
21CN旅游 2008-02-23 |
|
四川7个油菜花踏青地完全攻略 |
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桂花糕:已有三百多年历史。相传,在明朝末年,新都县城有个叫刘吉祥的小贩,从状元杨升庵桂子飘香的书斋中得到启示,将鲜桂花收集起来,挤去苦水,用糖蜜浸渍,并与蒸熟米粉、糯米粉、熟油、提糖拌合,装盒成型出售,取名桂花糕。三百多年来,继承制作桂花糕的糖果坊不断改进工艺,现以精制白糖、饴糖、面粉、糯米粉、菜油、蜜桂花等为制作原料。按适当比例配好,经过蒸、炒、... |
21CN旅游 2008-02-23 |
|
周庄:拍古床、听昆剧、晒太阳 |
平日里我并不想特意去周庄,但正好有一个周六去苏州出差的机会,想想到那边过一个周末总好过呆在上海无聊得很,于是赶紧准备了一下资料,带着轻松的心情上路了。
... |
21CN旅游 阿音 2008-01-17 |
|
周庄:拍古床、听昆剧、晒太阳 |
平日里我并不想特意去周庄,但正好有一个周六去苏州出差的机会,想想到那边过一个周末总好过呆在上海无聊得很,于是赶紧准备了一下资料,带着轻松的心情上路了。
[center][IMG]/Photos/public/SW2570917桥.jpg[/IMG][/center]
上海到苏州居然只要13元,而苏州去周庄也不过14.50元,看来有空时来坐坐挺好的,周庄再差,总比翻山越岭的去丽江好吧。苏州... |
21CN旅游 阿音 2008-01-17 |
|
周庄:拍古床、听昆剧、晒太阳 |
这我可来劲了,对于戏剧近几年我是很热衷,总是在周末看戏剧频道,听悠悠京剧。昆剧的名声一直不错,但我没有好好听过,对于昆剧的了解甚少,正好借此机会观摩观摩。看看表还有半小时,转到后院,演员正在化妆。古色古香的窗框前,摆上了一面小镜子,上了花脸的男演员正对着小镜子细细地描摩。我不由心动地拿起相机,又怕惊动他,只敢在较远处给他做了一个剪影。小花园的地面铺上了几条鹅卵石健身道,这又是我喜欢的噢,想都没想就... |
21CN旅游 阿音 2008-01-17 |
|
周庄:拍古床、听昆剧、晒太阳 |
依维柯座位,回到上海汽车北站,看那附近的环境和广州差不多啊,也是杂乱无章!
一个周庄的周末:拍古床,听昆剧,买油灯,晒太阳。
... |
21CN旅游 阿音 2008-01-17 |
|
英西峰林:峰峦瓣开,幻景西来 |
e、返回时要在九龙镇乘车回清远,回清远的末班车为15:00。15:00之后需到“五一”村乘车。
f、提示:九龙至明迳、明迳至岩背的车较多,但岩背至明迳的车则每日只有三班(07:00、12:00、14:30),错过了就很麻烦,岩背连载客的摩托都很少。
英西峰林住宿建议
自驾者可以考虑傍晚抵达清远市区住宿比较方便。次日清晨从市区出发前往峰林游览。事实上... |
游遍天下 2007-10-22 |
|
三水大旗头 远去的清代村落 |
大旗头古村位于三水区乐平镇北部,村内现存有一批清末民居约有200余间,全部是镬耳顶。
该村是华南地区保存最完好、最有代表性的清代民居建筑群落。
[IMG]/photos/guangdong/fs/100_1313.jpg[/IMG]
[IMG]/photos/guangdong/fs/100_1317.jpg[/IMG]... |
景天下旅游 2007-10-02 |
|
中国第一江南水乡----周庄一日游 |
近老北站) 約22/人
上海青浦汽車站 每20分钟一班车,早班6:30,末班17:00 約10/人 班车时刻: 早班6:30,末班17:00 每20分钟一班车
2、浙江
上车地点:杭州市黄龙体育中心 旅游专线车 票 价:158元 (往返及第一門票)
3、 嘉兴
嘉兴汽车北站... |
景天下旅游网 Gentil 2007-09-09 |
|
上海:灯红酒绿越夜越迷离 |
营业时间从晚上的9点一直持续到次日早晨7点,因为是结束时间最晚的一家店,每逢周末不少客人先去其他地方,最后才到这里一醉方休。酒吧最里面还有一个小小的舞池,兴之所至的时候,常有人上去摇摆一下自己的身体。
GoodfellasBar这个酒吧,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它的灯。各种各样的吊灯,枝形的、球形的、带灯罩的吊灯,它们发散出的昏暗灯光给人一种鬼魅的气氛。酒吧有一通到底的长吧台,座位并不多。令老... |
21CN旅游 2007-09-02 |
|
华南:避暑纵情山水间 |
另外在云浮和罗定市区内有多家小型旅馆可供选择,价格经济实惠,在旅游黄金周和周末升幅不大,是家庭旅游和自驾车旅客比较好的选择。
3.美食:龙湾“茶洞双色豆腐”是当地出了名的美味,西江河鲜也不容错过。当地的特色美食还有罗定皱纱鱼腐、白切清远鸡、刀切糍、全菇宴、西江河鲜、罗定豆豉鸡等。
◎旅行社推荐线路:蟠龙洞、龙湾风景区、六祖故居2天游。
峡谷觅清凉
◎特色:地... |
南方日报 2007-07-27 |
|
开封 将历史深藏地下的城市 |
崇祯十五年[1642年],”黄河之水天上来”!在明末农民大起义期间,黄河决堤,”水自北门入,贯东南门出,奔声如雷,城中百万户皆荡尽。”此次大水淹灌,全城陷弱,水退之后,泥沙沉淀,整个开封古城,俱被泥沙埋于地下。据近年考古发现,宋朝古城至少在现在地面十米以下,从此,开封这座千年古都不得不非常遗憾地将历史深藏于地下。如今仅存”开宝寺塔”,繁塔等极少数地面古建筑供后人凭吊。”访古走夷门,抱关何... |
21CN旅游 2007-07-19 |
|
绍兴:古城水乡 千年风韵 |
实周围有些吵闹,转了多圈,最后还是在其直西的南宛宾馆(人民中路亚都大酒店对面)安顿下来,比较安静,周末标间价一百三,算是比较合理的价位了。(后来在鲁迅故居处发现古色古香的老台门客栈原来价格也并不算太贵,一百六左右,推荐留宿)
人民中路离鲁迅故居近得只隔一条街,四点多出游,然而我们最终没有踩进故居门槛,原因是故居的门票太贵了,不大的地方竟然要六十,如果加上周恩来故居,蔡元培、秋瑾、王羲之... |
21CN旅游 2007-06-17 |
|
五十个城市必吃的经典美味 |
因为毗邻湖南的关系,萍乡人在吃辣上煞是生猛,据说连水蒸蛋都要放辣椒末。辣子炒薰肉则是典型的辣菜,但辣味补给到了薰肉身上,使薰肉香的抒发更加酣畅浓烈。
34.吉安:井冈山烟笋烧肉
八百里井冈是竹的海洋,不同品种的竹笋易制成笋干。将煮过的笋用炭火焙烤干,因为呈黑褐色,叫乌烟笋。以其烧肉,肉味甘美,而笋味绵长。
35.安顺:炒饵块
饵块烧、煮、炒、卤、蒸、... |
中国经济网 2007-05-26 |
|
南社:大隐于市的南粤水乡 |
南社村始建于南宋末年,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据《南社谢氏族谱》记载,始祖原为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谢希良之子谢尚仁。后出仕南雄,时值国乱,由南雄徙居茶山南社现址。
[center][IMG]/photos/guangdong/dongguang/100_3321.jpg[/IMG][/center]
南社村是一座以谢氏家族为主的血缘村落。在谢氏还没移来之前,南社已经存在了,有戚、... |
21CN旅游 2007-05-08 |
|
南社:大隐于市的南粤水乡 |
、楼阁、村墙、古井、巷道、牌楼等构成具有浓郁珠江三角洲特色的农业聚落文化景观,难能可贵的是未破坏的明末清初的建筑比较多,保留大量石雕、砖雕、木雕、灰塑及陶塑建筑构件,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而谢氏大宗祠、百岁翁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资政第等则是南社古建筑群中的精品。
古民居布局以金字间和明字间为主,祠堂除谢氏大宗祠以三进布局外,各家祠、家庙则是以二进四合院落形式,广府建筑风格为主,同时也受... |
21CN旅游 2007-05-08 |
|
五一,到婺源去采茶 |
01年5月29日江泽民总书记回故乡婺源,途中饶有兴致地参观了“金山茶园”,给婺源的绿茶发展带来了前所末有的机遇。
户外采茶地点:婺源赋春镇长溪村
婺源西南部的长溪村,地处大鄣山山脉,是有名的出产优质绿茶的村庄。茶林密布于山林之中,真可谓“深山出好茶,好茶在高山”。 长溪村是一个僻远的山村,是婺源著名的产茶之村周边云雾缭绕,溪水潺潺,常年不断。是“婺源绿茶”“得雨活茶” 优质... |
婺源县赋春镇报道组 2007-04-27 |
|
世界最著名7个恐怖风景区 |
这种误认罗布泊为黄河上源的观点,由先秦至清末,流传了2000多年。到公元四世纪,曾经是“水大波深必汛”的罗布泊西之楼兰,到了要用法令限制用水的拮据境地。清代末叶,罗布泊水涨时,仅有“东西长八九十里,南北宽二三里或一二里不等”,成了区区一小湖。1921年,塔里木河改道东流,经注罗布泊,至五十年代,湖的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60年代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使罗布泊渐渐干涸,1972年底,彻底干涸。
... |
21CN 2007-04-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