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那片金黄 国内七处赏油菜花圣地 |
婺源是一幅水墨丹青长卷;群山如抱,蓝天碧水,在葱茏的绿色掩映中,粉墙黛瓦的徽州民居鳞次栉比,一个古村落就是一个景点……
... |
国际在线 2007-03-10 |
|
长鹿农庄 城市人的梦里水乡 |
到了豆腐坊,篱笆墙内,石磨辘轳,伴一首悠悠的豆花歌,尝一碗溢香扑鼻的豆花,勾起了儿时的回忆。
水上木屋
枕在湖面做梦
长鹿农庄把厚重的岭南文化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同时,而临水而建的豪华超五星级客房更是一绝。坐上湖边的乌篷船,经过数座小桥,听着渔舟唱晚,不知不觉中驶近了水上一幢幢独立的木屋。停在私家码头上,只见菜畦地、桑树、篱笆之中,静淌的湖水之上冒起的就是一间间竹木搭起的... |
广州日报 2007-03-06 |
|
暮春三月 柔美如花 |
雅、诗意,漫步园中,仿佛随时都会遇上张生、崔莺莺这样的才子佳人,春天已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到杭州去,则能感觉到这个城市的悠闲气质,3月的杭州,风和日丽中仍有一些寒意,西湖边垂柳依依、新芽嫩绿,堤岸边的梅树刚露出花蕾,估计过一段时间就会满树繁花了。你可以在湖边放风筝、骑单车、晒太阳,泛舟西湖间。
... |
广州日报 2007-03-06 |
|
中国十大艳遇之地 |
/b]
“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流苏,如果我们那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总记得《倾城之恋》里这段话,也总记得香港的这一堵墙。记得这俗世里的爱情。... |
2007-03-01 |
|
三月下江南 且持“红楼”做地图 |
玄武湖已经是个公园,鸡鸣古寺就在路边,小巧别致,建在小山上,下临城墙,而墙外就是湖了。 秦淮河与夫子庙,加上江南贡院,人群熙攘,文化气息被市井的活气儿淹没,人造的感觉明显,但却有种俗气的喜气洋洋。晚上逛逛,灯盏错落,还有几分情趣;叫卖声此起彼伏,摊位一个接着一个,雨花石、小孩的拨浪鼓、虎头枕、木制的女娃娃、肚兜儿、古时的各种兵器,制作得也就像一般的旅游纪念品,但因为气氛平和喜庆,因此... |
精品网 2007-02-25 |
|
南岳 寺庙星罗棋布、香火连天的宗教圣地[图集] |
南岳大庙分为九进四重院落,包括正殿、寝宫、御书楼、盘龙亭等建筑。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寿涧山泉,绕墙流注,颇似北京故宫风貌。南岳大庙佛道共存,东侧为八个道观,西侧为八个佛寺,堪称我国寺庙一绝。
[IMG]Photos/Hun/Hengyang/DSCF4355.jpg width=400[/IMG]
南岳大庙座落在南岳镇北,衡山脚下。
... |
景天下旅游网 bowenyao 2007-02-23 |
|
南岳 寺庙星罗棋布、香火连天的宗教圣地[图集] |
[b]南天门.祖师殿[/b]
祖师殿是一栋两进一层、石墙铁瓦的古建筑,始建年代不详。它是南岳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1993年发还给南岳道教协会管理。原来没有公路,上山下山的游人香客就从祖师殿宽大的过亭中经过。过亭两端石墙上均刻有“南天门”字样。石壁上那斑班古苔,诉说着它悠久的历史。
祖师殿也不乏名道高人于此栖身修炼。清代的无心道人就是其中著名的人物。无心道人,姓刘,均... |
景天下旅游网 bowenyao 2007-02-23 |
|
细品成都 最佳旅游城市的N面风情 |
当你走着走着,它就从一个高墙后面突然闪出,或者在某个大院的门口现身。这个时候,除了惊艳,你找不到别的词汇来表达你的感觉。如果那天正好秋阳高照,清风拂面,你也许会有种触电的感觉,就像年轻时在不经意间,突然和你暗恋的人相遇。
去年的秋天在沙河边,我就是这样发现了一棵银杏树的风情,我在那棵树下喝了一下午的茶。
... |
成都日报 2007-02-19 |
|
细品成都 最佳旅游城市的N面风情 |
那天阳光灿烂,感觉特别好。文殊坊保留了一些老房子,经过整修。油漆过分新了,不过内院宽敞,灰砖墙面质感丰厚,沿街刺绣的,卖油纸伞的,卖年画的,还有在曲里拐弯的小巷子里,烧着火盆取暖的茶馆,设计乡土的小饭店,暖洋洋的闲适心情又被勾起来了。
走到里面,看见了李伯清书院,里面卖茶,火盆烧得正旺,想象晚上书院里李伯清的散打评书开讲,满场笑声,满场热气,很撩人情绪啊。
出得门来,正看见街对... |
成都日报 2007-02-19 |
|
周庄 多少往事如烟逝去 |
,透过初夏黎明河流上的薄雾,南湖水雾氲氤,此时的周庄宛如凸显于墨迹未干的山水画中一般,清新而温润,白墙碧瓦在淡青色的雾气中隐现于浓青的河道上。那是一种江南少女独具的婉约婀娜。小镇灵秀的气息浮动在静谧的空气里,淡淡的,香甜醇美的仿若浸透玫瑰花香的婴儿的呼吸。
... |
21CN旅游 2007-02-16 |
|
珠海各海岛旅游住宿全攻略 |
登高,蜜月阁眺海,大竹湾听涛,东澳湾日出,构成了东澳岛绚丽的自然风光;南沙湾新石器时代遗址,铳城的残墙,烽火台遗址,“武当胜景”的石刻,舒展着东澳悠久的历史画卷;深海潜水,沙滩戏水,岸边垂钓,环岛畅游,展示了大海的瑰丽与亲切;直接取自大海的海鲜,精巧齐全的酒店设施,海产品购物街和浓郁的渔村风情将使您的东澳之旅新奇、浪漫和舒适。
2、特色项目: 海洋潜水 飞艇环岛游 泛舟垂钓游 参观古迹... |
21CN旅游 2007-02-13 |
|
南宁:古风不在残垣断壁间访古南宁 |
是广东、福建人经营的,所以许多商店门面装饰均受沿海城市风貌的影响,比较突出的是在建筑表面上,如正面山墙、窗口和阳台,均可看到中西结合的花色、图案。
兴宁路由原来的考棚街、城隍庙街开拓而成,集中经营文化、百货、皮革等商业。而在兴宁路西二里(现金狮巷),也是一些巨商人家的宅居,如现50号原为李世光宅,52号原为杨达明宅等,都是20年代至40年代南宁知名商人,这些住宅建筑结构具有南宁清末民初的... |
21CN旅游 2007-02-10 |
|
冬日岭南:青山绿水红叶舞 |
大户人家为三进三间两廊通堂的格局,镬耳山墙,大门小窗。而小户人家的建筑则是“明”字格局,面积不大,但小巧规整。各户人家的家具陈设一一按当时的风格设置,还有蜡像人物、农家用品,吃、穿、用无不真实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
民间工艺品布满集市
“故乡里”还有各种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集市肆坊,在这里可以看到织布坊、打铁房、烧陶坊、草鞋铺、当铺、私塾、蜡像馆、剪纸屋、粤剧表演台等等,里面... |
21CN旅游 2007-02-02 |
|
逃离都市南京至福建土楼自驾路书 |
马路边,就是一座土楼。
土黄色的粗糙围墙上满是黑色的斑驳,村民们正在烧晚饭,炊烟从土楼的圆形中间升起,土楼的可贵就在它的顽强生命,距今几百年还在使用。这些沿途的土楼不设门票,随你参观,村民们也习惯了好奇的旅行者,你看你的,他过他的日子,两不相干。越往山区驶,土楼越来越多,时间已经不早,我们必须赶往书洋住宿。
晚上7点多,天已经漆黑,赶到书洋镇时,网上找到的书洋土楼招待所还有... |
金陵晚报 2007-01-22 |
|
逃离都市南京至福建土楼自驾路书 |
楼内还有水井、磨房等设施。土楼用当地生土夯筑,不需钢筋水泥,墙基宽达三米,底层墙厚1.5米,顶层墙厚也不小于0.9米。
土楼除具有防卫御敌的奇特作用外,还具有防震、防火、防盗以及通风采光好等特点。土墙隔热保温,冬暖夏凉。
有意思的是,土楼内的村民几乎没有隐私,从一楼厨房到顶楼卧室是纵向为一家,楼内只有两个楼梯,吃饭上厕所等必须经过别人家门口,跟集体宿舍一样。客家人朝夕相处,... |
金陵晚报 2007-01-22 |
|
丽江游记:艳遇丽江 |
束河的客栈相当精致,转角处常常有让你惊艳的喜悦,酒吧布置得舒适,墙壁上贴满风景或是人物特写,每一张都值得你去细细品味。这样的地方如果住了下来,怕是不想走的。
古镇里有好几家染坊,坊里用长竹竿挂满了花花绿绿的扎染布,那种艳丽的妖娆让我们雀跃不已,穿梭在其中,拍了好多张相片。
束河城的青龙桥旁是当年的茶马古道,当地人牵了马匹在此出租,在青石路上留下不少新鲜的马粪。附近有一些房子是拍摄电影“... |
易网通旅行网 2007-01-21 |
|
丽江游记:艳遇丽江 |
墙壁上挂着旧海报和裱着镜框的黑白旧照片,这是一家很西式的一家酒吧。
朱姐晚上就要离开丽江,说到这几天的相聚,大家都有些感慨。
cy是带着三种不同的心情来到丽江的,为了这次旅行他做了一年多的功课,他有时嘻嘻哈哈的跟我们打成一片,有时却沉浸在一个人的象牙塔里,好似孤独的行者。在我的眼里,他是个喜欢用自己的镜头去看世界的人。
婷和朱姐都是来丽江散心的,没有设限什么样的行程。... |
易网通旅行网 2007-01-21 |
|
丽江游记:艳遇丽江 |
张老师家客栈,位于中虎跳高处,前后独此一家,菜也烧得相当好吃,客墙壁上密密麻麻的,全是过去徒步虎跳峡的游客留下的帖子,客栈后院居然还建了一个圆形的小泳池。
带我们徒步中虎跳的是一个叫熊的年轻男子,他穿着件黑色T恤,散着有些凌乱的披肩发,
脸上带着与年龄不太相称的些许沧桑,在我们这群人走得汗流浃背时,他却夹着烟,背着手,穿着拖鞋,神情悠闲得好像在自家后院踱步。
他告诉我们这... |
易网通旅行网 2007-01-21 |
|
丽江游记:艳遇丽江 |
马匹在景点供游客们骑马拍照,价钱贵的吓人,当地藏人民族意识强烈,在景点附近的盘山路旁,拉置一长段的围墙,让坐在车上的我们无法看到纳帕海的全貌。
纳帕海是一个高原湖泊,现在不是雨季,湖泊有些干,曲曲折折的延展在帕米尔草原上。
远处一架小飞机收起脚架,正准备降落在中甸机场。
坐了三四个小时的盘山公路,绕的大家七晕八素,好在沿途风景秀美,沈老大又不时插科打诨,减轻了不少做车的疲惫。
... |
易网通旅行网 2007-01-21 |
|
丽江游记:艳遇丽江 |
我独自环着小岛走了一圈,四周安静到不行,最后停在有日光照耀的码头边,倚着墙壁上暖暖的晒起太阳来。
回程我们被分成两条船,各自有两个船夫摇桨。我们船上是一对摩梭兄妹,当我们再度提到走婚这个话题,面前的这个拉姆显得严肃的多,郑重的解释她们只是兄妹,不可跟她们开走婚的玩笑,走婚跟我们想像中是不一样的。
看到她认真的摇着桨,正经的回答,我不由地对她尊敬了起来。想想也对,我们这样的外来客一年成千... |
易网通旅行网 2007-01-2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