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彩斑斓,最美的十大赏秋地 |
上被红叶遮掩,水被红叶浸染,道被红叶铺成,一簇簇,一团团燃成米亚罗秋的火焰。
◆赏秋价值:
米亚罗风景区总面积达3688平方公里,比著名的北京香山红叶景区大180余倍,是我国目前为止所发现并开放的面积最大、景点最为壮观的一处红叶风景区。
◆其他景观:
米亚罗风景区所在地四川理县,境内山峦起伏,峡谷幽深,有浓厚的历史积淀和神秘的... |
新华网 2006-10-14 |
|
金秋十月风景这边独好 |
就让我们的镜头、视野、脚步,一起对准最美的风景,一起阅读丰盛的旅游菜单,一起追逐一场唯美的梦。
... |
佛山日报 2006-10-14 |
|
金秋十月风景这边独好 |
就让我们的镜头、视野、脚步,一起对准最美的风景,一起阅读丰盛的旅游菜单,一起追逐一场唯美的梦。
专题撰文/阳桦 游慧怡 杨晓东 孙庆
秀丽大餐:庐山
生态指数:★★★★★
知道庐山的人多,但知道东林大峡谷的人少。那藏在闺中无人知的美景,更能引起人们的好奇。
江西的庐山东林大峡谷景区,位于庐山腹地、云中山城牯岭北侧东林大峡谷内,昌九高... |
佛山日报 2006-10-14 |
|
金秋十月风景这边独好 |
林成为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成员?
答案是:正处于壮年时期的喀斯特地貌将整个贵州雕塑成一个举世无双的世界地质公园,大自然亿万年凝结的精华为贵州留下了独一无二的世界级景观。
世界上喀斯特地貌分布最集中的有三个区域:地中海沿岸、拉丁美洲、中国华南。而中国华南喀斯特地貌的核心部位,也是最大的一片分区,就在贵州。除了冰川喀斯特以外,贵州包揽了世界大陆上所有的喀斯特地貌。地面上有石牙... |
佛山日报 2006-10-14 |
|
金秋十月风景这边独好 |
最美的景色当属香格里拉,它的秋色异常缤纷,雪山、草甸、牦牛、蓝天、白云,构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秋天到来时,草原上有鲜红的狼毒草,四周的树有红的、黄的、绿的,就似世外桃源,把人深深地吸引。倘若是携伴同游的“驴子”,那么不妨租辆车,尝试香格里拉——德钦——飞来寺——明永冰川——雨崩村这条线路。
雨崩村是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行走其间让人有旷世桃源之感。位于梅里雪山背面的雨崩村四面... |
佛山日报 2006-10-14 |
|
金秋十月风景这边独好 |
古代征人诗歌中的阳光、风沙、戍边,都与甘肃有关。这个黄沙漫漫的地方,一向是边防要塞,也一向是边塞诗的指向对象。在十月,武威、张掖、敦煌、天水……正如一幅历史画卷,让阅读的人沉浸在文化与美景中。
古人诗中的边塞甘肃,如今却不再以那种困苦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而是展示出文化、苍茫、边塞、古朴,以及征人的心愿。
十月份,黄沙并未漫满甘肃的天,天空也正蓝,而树木的叶子开始转为金黄色,在... |
佛山日报 2006-10-14 |
|
金秋十月风景这边独好 |
甜蜜指数:★★★★★
在北马里亚纳群岛的塞班和天宁岛,有着美丽的太平洋海岛景色,一年都有着温暖的气候。那火红的凤凰树、蔚蓝的海洋、处处可见的热带植物、舒适的酒店,让人流连忘返。与爱人坐一回小飞机,享受一顿游轮晚宴,甚至仅仅是同坐在海边,浪漫就会随着蔚蓝而来。
目前,有旅行社开通了南航包机直飞塞班的旅游线路,不需要再转船,仅须五个小时,太平洋海岛就与你零距离接触。那样的... |
佛山日报 2006-10-14 |
|
金秋十月风景这边独好 |
”黄山自古以来都是列在中国各大名山之首。黄山位于安徽省的南部,跨越四县——歙县、黟县、太平和修宁。一亿多年前的地球地壳运动使得黄山崛起于地面,后来历经第四纪冰川的侵蚀作用,慢慢地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黄山宏伟、庄严、风光迷人,为著名的风景区。
黄山的颜色和形态随四季的更替而不断变化。春天,盛开的鲜花色彩缤纷,点缀着四处的山坡;夏天,可以看到青绿的山峰一座连一座,泉水在欢乐地汩汩流着;秋天... |
佛山日报 2006-10-14 |
|
金秋十月风景这边独好 |
十月可能是一年中冲浪的最后季节,就让大家搭上川岛的尾班船,领略在巨浪中搏击的感觉吧!
上川岛是广东省沿海最大的岛屿。岛上有广东四大渔港之一的沙堤渔港,还有田园风光,在其北端还分布着2万多亩原始森林。旅游中心在岛东部的飞沙滩,这里海水清,海沙细,有5公里长。沙滩平缓地向海里伸去,水深不过头顶,是非常理想的天然海滨浴场。下川岛是上川岛的近邻,那里开发得比上川岛稍晚,所以更加宁静,人为的污染更... |
佛山日报 2006-10-14 |
|
金秋十月风景这边独好 |
“十一”之后,游人变得稀疏,而九寨沟却变得更加色彩斑斓,这时正是九寨沟旅游的最佳时间。红色、黄色的叶子与蓝色、绿色的湖水交织在一起,令人惊叹“此景应是天上人间”!
如果你还没有去过九寨、黄龙,那么现在应该是最佳的时机了,因为秋季的九寨沟是个多彩的世界。每到秋天,这里便成了彩色的海洋,踏入山门,仿佛走进一个庞大的色彩王国。谷底到山巅,3000米落差,五大植被分布带,千叶万树,色彩纷呈,一树... |
佛山日报 2006-10-14 |
|
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 |
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活动。
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唐诗宋词中有不少贺重阳,咏菊花的诗词佳作。
今天的重阳节,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在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九月九日定为... |
2006-10-14 |
|
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 |
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
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的传说
和大多数传统节日一样,重阳节也有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 |
2006-10-14 |
|
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 |
登高所到之处,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还有吃“重阳糕”的习俗。
吃重阳糕
据史料记载,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制无定法,较为随意。 九月九日天明时,以片糕搭儿女头额,口中念念有词,祝愿子女百事俱高,乃古人九月作糕的本意。讲究的重阳糕要作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作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 |
2006-10-14 |
|
重阳节的起源和习俗 |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日齐山登高
(唐)杜牧
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九月十日即事
(唐)李白
昨日登高罢... |
2006-10-14 |
|
最美婺源 掉进秋天的颜料桶里 |
随便拣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去看一眼这色彩丰富的乡村美景。
... |
新华网 2006-10-13 |
|
最美婺源 掉进秋天的颜料桶里 |
随便拣个秋高气爽的日子,去看一眼这色彩丰富的乡村美景。
婺源的景点分散,我们放弃了东线的李坑、晓起等挤满走马观花旅游团的地方,往北走。游客越少,秋色越浓。
思溪、延村穿堂过厅
从一条不起眼的小巷子拐进这个被称为“聊斋影视村”的地方,就与掩映在一片碧绿大树里的白墙黑瓦隔河相望。河上有座木廊桥,村民们自在地坐在廊棚下聊天... |
新华网 2006-10-13 |
|
最美婺源 掉进秋天的颜料桶里 |
最兴旺时全村有一百余栋大宅,如遇雨雪天气,由村头走到村尾,可穿堂入室而衣裳不湿。
走彩虹桥数百柱祠
北线最有名的当然是彩虹桥,不过煞风景的是要想看到彩虹桥,首先得买票通过那排特地为堵住风景而建的房子,再穿过摆满旅游纪念品的小摊,才能真正舒展一下眉头。
不过彩虹桥真的有如长虹卧波,横跨两岸。这座建于南宋,由六亭、五廊构成长廊式人行桥设计非常科学,... |
新华网 2006-10-13 |
|
最美婺源 掉进秋天的颜料桶里 |
卧龙谷里的云溪别墅刚刚造好,才四栋小木屋,按四星标准建设,喜欢“腐败”的游客可以在山里住一晚,傍晚坐在阳台喝茶听泉,早起在山径慢跑等太阳染红山峦,很享受吧?不过别墅一共才能住16个人,要提早预定:0793-7351300
■摄影
婺源的众多乡村中,摄影发烧友在秋天必去“蹲点”的地方是县城西北古坦乡石城村和以晒秋出名的篁岭村。石城村村头有石壁岩如古城,危耸的城“墙... |
新华网 2006-10-13 |
|
秋游不能不去5个景区 |
[b]黄山秋色 灿若图绣[/b]
“黄山归来不看岳”,这是吸引众多游客登黄山赏美景的一大理由。这个季节,如画的秋色为黄山平添了几份秀美。黄山的秋天来得早,到了10月,黄山的月平均气温只有11.7℃。
黄山的秋季,别有种种胜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赞美黄山秋色“枫林相间,五色纷披,灿若图绣。”攀九龙瀑,途中用野生猕猴桃补充体力,听轰轰水声,不久就可见巨龙般的瀑布飞泻,... |
北京娱乐信报 2006-10-13 |
|
秋游不能不去5个景区 |
西藏无疑是这个世界上最具魅力的地方,世界屋脊的神秘和悠久的历史、独特的文化氛围,无一不给人们带来震撼。西藏四季阳光明媚,而秋天空气中含氧量最高,气候宜人,传统节日又特别多,因此建议游客选择秋季到西藏旅游。
逛遍了拉萨的大街小巷,参观了举世闻名的布达拉宫、大昭寺,开始回归自然的西藏之旅吧!
秋季的纳木错栖息了大量野鸭,湖心岛上的草丛中遍布着野鸭蛋,俯... |
北京娱乐信报 2006-10-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