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朔 在山水之间享休闲时光 |
是荔浦县方向,往北行是回阳朔,所以我们回阳朔还要原路返回至工农桥,过工农桥再北行回阳朔,这里距阳朔不远,可以慢慢骑行,或停下来照几张相,这段路事实上就是一个大公园,两边的山奇形怪状,路面平整,更有业余攀岩者在一显身手,妙不可言,说实在的,我从未见过公路置身于这么美的画廊中。
[IMG]/Photos/Guangxi/guilin/100_0202.JPG width=400[/IMG]
(十里... |
景天下旅游网 bowenyao 2007-05-26 |
|
阳朔 在山水之间享休闲时光 |
,绕上阳朔大桥,过桥后沿路行走,那方向是去兴坪、贺州、钟山等地,骑行了一会,路上风景一般,也就没必要远离阳朔了。
[IMG]/Photos/Guangxi/guilin/100_0234.JPG width=400[/IMG]
(东街)
... |
景天下旅游网 bowenyao 2007-05-26 |
|
五十个城市必吃的经典美味 |
再用鲜牛奶、鸡蛋清拌进了鸡肉、鳜鱼肉的细茸,入小笼屉蒸透后撒上了百合粉,复杂的工序至此还远未结束,将抽打起泡的鸡蛋清分别舀在蒸透的羊肉块上才是形似雪花冰莹玉洁的由来。坐勺上火,再层层加料、勾芡,最后淋入鸡(鸭)油,一道造型爽亮,入口松软鲜嫩,如雪花之即融的“雪花羊肉”这才终于大功告成。用工之考究实在很有些贾府茄子的味道。
37.柳州:螺丝鸡
能进晋式满汉全席的二十四座底,成... |
中国经济网 2007-05-26 |
|
五十个城市必吃的经典美味 |
50.郑州:鲤鱼三吃
郑州也喊振兴豫菜,但又自嘲:凡是需要振兴的东西,离灭亡也就不远了。鲤鱼三吃是郑州的名菜,从前那鲤鱼是要号称黄河鲤鱼的,饭馆买回鲤鱼来,必须在清水池里面养两三天,把土腥味吐干净,才可以捞出来下锅。现在这种讲究就有点奢侈了,不过一鱼三吃还是让人食指大动。一半干吃,一半糖醋瓦块,头尾杂加萝卜丝做汤,最有意思的是把糖醋汁拌一窝线面条吃,跟杭州西湖醋鱼拌面有异曲同工之... |
中国经济网 2007-05-26 |
|
阳朔:慵懒时光 西街往事 |
还是孕育跨国婚恋的温床。古玩字画店、饭店、酒吧、咖啡厅、网吧和工艺店林立在街道两旁。在这中国西部偏远的小城镇里,在这条500~600米长的小街上,吸引了比香港兰桂坊还要多的老外,他们背着硕大的行囊,来来往往。
西街上的饭店、餐馆、网吧、酒吧等等都是中西合璧的,暮色降临的时候,阳朔酒吧街便呈现在眼前。浓郁热烈的阳朔酒吧街在光影与音乐中婉转流动着,带着一种异国情调。
几乎所有的招牌... |
21CN旅游 2007-05-19 |
|
阳朔:慵懒时光 西街往事 |
漓江最有名的山是二十元峰,就是新版人民币后面的三座小山,离码头不远,几乎每个到这里来的人都兴致勃勃的拈起一张二十元人民币,偏着头,和它合个影。山和岸离得很近,有些当地人拧着少数民族的服装拉客照相,不时几只小渔船开过,没被束缚的鸬鹚,在水面自由的觅食,翅膀扇起水面一圈一圈的涟漪。
装游客的机动船噪音很大,江面上噔噔噔的开过,一个多小时一条漓江上游就看完了。
岸边垂柳低... |
21CN旅游 2007-05-19 |
|
阳朔:慵懒时光 西街往事 |
河边有很多人等着我们,河是弯的,一倒坎一倒坎的绕着山水转,看不清到底有多远。
漂流遇龙河上半段要四个小时,喊价一百二十,据说是要带着船翻十一道坎,非常辛苦。厚着脸皮和船夫侃了半天的价,最后八十快钱成交,叫一个当地山歌比赛得亚军的老船夫,一个从广东打工回来的高个子大汉,还有一个笑得很腼腆的小伙子,坐上竹筏上的竹椅,开始漂流了。
天有点灰暗,似乎含着一场雨,舍不得下下来... |
21CN旅游 2007-05-19 |
|
丽江 孤男寡女的放纵地 |
看着她,荡尽了我所有浮华世界的纸醉金迷,消融了我所有无奈和落寞,曾经那些以为永远也抹不去的伤痛,在她面前变得浅薄苍白,她是我凡尘俗世最后的精神家园。
... |
21CN旅游 2007-05-18 |
|
屯堡:散落在贵州的活化石 |
这里简直是个移民的世界。无论再僻远的村寨,你总可以找到来自五个以上省份的人家:南京来的,江西来的,河南来的,湖北来的……而提起怎样来的贵州,屯堡人一般往往会有两种答案:“调北征南”或“调北填南”。
“征南”和“填南”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当年朱元璋派来戍边的军人,一个是随后按明王朝当局者的意图出现的大规模“政策性”移民。
自明朝开始,除调集大量军队平定南方(俗称“... |
21CN旅游 2007-05-16 |
|
屯堡:散落在贵州的活化石 |
九溪老协会的王厚福告诉我们,明朝洪武年间,屯堡军队远征西南,跟随而来的屯堡妇女要踏过山野丛林,定居下来,又要从事农业,为了方便,屯堡的妇女都不缠足,因此外面的人也把屯堡女子称作“大脚女”。
关于“大脚”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某年元宵,朱元璋的夫人马皇后出宫观灯。兴高处,一只脚露出罗裙,马皇后素未裹足,一双脚硕大无朋。观灯百姓见了,轰然大笑。马皇后勃然大怒,遂撺掇朱元璋把嘲... |
21CN旅游 2007-05-16 |
|
徙步海南:心会随爱一起走 |
今天要翻越三个大小海角、三道山梁,路途比昨天要远得多,体力消耗也较大。口渴还必须节约饮用水,对意志力也是极大的考验。晚上宿营在太阳湾沙滩上。
第四天:太阳湾——亚龙湾(徒步约4个小时)
今天比起前两天,路途要轻松多了,不过沙滩细软,步伐缓慢。两湾之间要翻越岩礁,中午时分抵达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时也就回归人类社会了。在亚龙湾海底世界停车场餐厅大快朵颐慰劳一下自己,海鲜当然是第... |
21CN旅游 2007-05-17 |
|
凤凰:爱上你等于爱上寂寞 |
与严早已认识,但能坐在一起还是第一次。说是旅游,感觉在旅途的时间比游玩的时间远远的多,所以很多时间我都是和严坐在车里用一个耳麦和他一起听着从MP3里传出的美妙乐章,这倒是驱逐了旅途上不少的寂寞;坐久了轻依在他的身旁,感受着他的体温,那体温轻轻的、柔柔的、暖暖的让我心安宁,一种久违的踏实感让我不愿移开,我闭着眼享受着这一刻难得的心的宁静。
本以为心已木然的我却在两天的旅途之后产生了轻轻的... |
21CN旅游 2007-05-15 |
|
凤凰:爱上你等于爱上寂寞 |
我们看得入了神,在如此美景下我好想好想对他说:抱抱我好吗?可我说不出口,因为我明白他永远也不属于我,我只能也只能这样静静的看着他。
转过弯,眼前的建筑突然让我们心头一震,虹桥!它纵身飞跃,横卧沱江,屋顶上飞檐翘角,雕龙画凤,雅宏雅致,古色古香,经过六百多年的历史风雨洗礼,它依然风姿卓越,震憾人心,我们相依在伞下久久的注视着这一座桥,各自想着我们对它的了解和与它有关的故事。
... |
21CN旅游 2007-05-15 |
|
凤凰:爱上你等于爱上寂寞 |
我也瞬间发现,我对他知之甚少,我不了解他的喜怒哀乐,他的思想离我很远很远。这一想法让我吃惊,我好象突然之间又被拉回了现实。我喜欢他注定是我一次感情的错误,可我也发现我控制不了对他的感情,只要他在我眼前,我满眼都是他,无法思考别的事情。他到底是上天派来拯救我还是诱惑我犯罪的呀?谁能回答?我想得脑子沉沉的,干脆什么也不想,对着沱江、对着吊脚楼,可我什么也没看见。
在有限的三个小时里,我们在... |
21CN旅游 2007-05-15 |
|
徒步德天:飘荡田园山水间 |
由于离北海不远,这里海鲜丰富,但最经典的要数烤生蚝了。伙计用锤子敲开蚝壳,将带肉的一片蚝壳置于炭火网上,随着温度的升高,生蚝慢慢渗出汁水来,抹上蒜蓉、蜜酱,香味便飘散开来。可惜只怪自己胃口有限,一打下肚,便无处再容纳其它美味了。
山间公路 初试脚力
一大清早,昏昏沉沉中还带着对昨晚烤生蚝的回味来到了北大客运中心。车出南宁,远处的小山包像一个个馒头随意散落,广西最常见的喀斯特地貌... |
21CN旅游 2007-05-15 |
|
徒步德天:飘荡田园山水间 |
泛舟湖上,仿佛镜中穿行。站在乔苗湖畔,所有烦恼渐渐远离,内心尽是豁达和恬静……
由于整天行程都是逆黑水河向上游走,景色实在宜人,不停地驻足,不知不觉中放慢行走的速度。待抵达那岸水库时,基本已是渔舟唱晚,月影朦胧了。
从那岸水库出发沿黑水河继续向西逆流而上,出发后不久,瀑布开始出现,这就是沙屯叠瀑(又称稔底瀑布)。此瀑布似银练般分成七级,恰似水幕织成的梯级,明丽可爱。较之德天瀑布... |
21CN旅游 2007-05-15 |
|
徒步德天:飘荡田园山水间 |
明仕河清澈宁静,像一条碧绿的通道铺在山水之间,两岸的凤尾竹修然亭立,在曲线柔美的农田远处,在轻重浓淡的绿色笔触中,露出了几处壮家的“干栏”,再后面是高低错落清奇秀怪的山峰。岩应乡就在这些山峰脚下,还有一棵树龄达千年的枧木王高高地挺拔伫立,这株枧树生长了千余年,现仍生气盎然。
从千年枧木王沿明仕河继续向东行进,将进入此行中最令人难忘的地段——明仕田园。明仕田园方圆20平方公里,为国家一级景... |
21CN旅游 2007-05-15 |
|
阳朔兴坪:不可错过的生活 |
水四面环山特殊地形的绿色小半岛—大河背,岛的四周竹林环绕,背面及四周矗立着秀丽的山峰,它的层次分布,远近高低是那幺的和谐,仿佛出自名画家之手。
中国二十元人民币背面图景正是拍摄于此处, 中国百大艺术家名人录,黄老师夫妇,因为太喜欢这里的风光,在江边一住就是十二年,在此完成多幅未发表过的漓江山水画及摄影大作。朋友,你不妨拿出一张二十元人民币,细细欣赏,其中的诗画意境只能心领神会了。
... |
长城在线 2007-05-13 |
|
南社:大隐于市的南粤水乡 |
在谢氏还没移来之前,南社已经存在了,有戚、席、麦、陈、黄等姓氏的居民在此生活。据史料记载,远在南宋时期这里即已立村,原称“南畲”,后因畲与蛇同音,而蛇为民间所忌,故以近音字“社”代之,到了清康熙年间改名为“南社”。
迁居南社,成了谢氏族人改变家庭或个人命运的转折点。更值得庆幸的是,谢氏的到来也成就了南社村历史的辉煌。历经明、清近700多年发展,谢氏家族兴盛,将南社村建成67903平方米的古... |
21CN旅游 2007-05-08 |
|
南社:大隐于市的南粤水乡 |
说有天上的神仙在二月初二“卖身节”这一天下凡到东坑来普济众生,于是,卖身节便越传越开,也越传越神奇,远近客商纷纷在二月初二云集东坑,以冀神仙赐福,走时还要买件物品带回家,以示遇到仙人,因此又称“遇仙节”。
进入新世纪,东莞人民把这一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文化传统继续保持下来,沿袭了“卖身节”这个古时的名称,并赋予了它新的涵义。“卖身节”当天,整个镇成了欢乐的海洋,全镇的男女老少和外地客人纷... |
21CN旅游 2007-05-0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