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大学是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被毛泽东同志誉为“华侨旗帜、民族光辉”的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的,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厦门大学是我国目前唯一地处经济特区的教育部直属综合性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一批高水平大学之一。     建校之初,陈嘉庚先生亲自定立校训:自强不息,止于至善。八十二年来,经过几代厦大人的辛勤创业,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爱国爱校的光荣革命传统和“侨、台、特、海”的鲜明办学特色,在海内外享有良好的声誉。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12万多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其中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50多人。     抗日战争期间,厦门大学内迁闽西山城长汀坚持办学。1946年学校迁回厦门,1952年成为文理综合性大学,1963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大学。
改革开放以来,厦门大学迈入新的发展时期,邓小平、江泽民、李瑞环、李岚清、钱其琛、陈至立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非常关心厦门大学的发展,曾先后莅临学校视察指导。八十年代初,学校提出了“立足特区、面向全国、发挥优势、主动服务”的办学新思路,走出了一条较为成功的“共建”之路。1995年6月和1997年4月,厦门大学“211工程”建设分别通过了部门预审和专家立项、审核,被确认为是一所“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基础研究力量和师资队伍较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高水平的国家重点大学”;2001年7月,厦门大学“九五”“211工程”建设项目以优异成绩通过国家验收;2002年10月,厦门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通过教育部专家组立项审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