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江南几万个乡镇中,桃渚镇可谓与众不同。整个桃渚小镇便是一个战垒古堡,它的一沟一渠、一阡一陌、将台卫所。城墙街道,全适按照御敌抗倭需要来设计的。在人们感觉里,它简直就是一位头盔战甲披挂停当的老将军。这座桃渚古城,至今透露着古战场的浓浓信息。    中国古代的城镇,相当一部分是由战争中的卫所发展起来的,大的如天津卫,小的就有桃渚镇。桃渚,东南几里即是海,它在三门湾和台州湾之间,是历代从上海进入台州的咽喉之地。桃渚城内北面的后所山,是相对海门卫的前所而言,桃渚与前所都是明代为抗倭而设的卫所。当我们登上建于明代的这座石头“长城”,站在明楚将军胡海题的“眺远”摩崖大字旁远眺,便可以领略到桃渚地势的险要和在战争中的地位:放眼东望,迷迷茫忙的一片海气,那便是通往四大洋的滔滔东海。审视四周,前面石柱山,宛若天然屏障;后倚将台山,又似坚强后盾;东傍狮子山,西邻伏虎山,狮虎扼守把关,更使桃渚城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关要塞的地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