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贝乡拉光村后龙山的山腰有一个山洞,当地人称之为“珍珠洞”。
多年来,来此观光的游人络绎不绝。热心的拉光村村民为了游人上下方便、安全,在农闲时修了一条上山的石阶路,沿石阶路上行200多米,就到了珍珠洞口,进洞口的路是下斜的。洞口有一只惟妙惟肖的石狮石高约3米,石狮张口怒吼,守在路旁,仿佛要惊吓进洞的游人。洞厅高深壮阔,一根高约30米的石柱顶天立地.直指穹顶,柱身斑斑驳驳,宛若一条鳞甲毕现的苍龙。洞内四壁布满金壁辉煌的石幔、石帘、石钟乳,一层迭着一层,有的像五谷丰登的粮垛,有的似西瓜、菠萝、香蕉、葡萄等果品堆垒而成的瓜果山。高阔的洞顶倒挂着一串串如盛开的莲花乳,宛如华丽的宫灯,整个大厅就像一座气势雄伟的宫殿。洞中深处有两条宛若游龙的钟乳石,曲曲弯弯,盘垣在地面上蜿蜒而去,望不到头尾,仿佛两条上下翻腾、互相争斗的巨龙,让人叹为观止的是那龙身卜的鳞甲,一片一片排列有序,毫无错杂,真是天工造化,人力莫及也。再往里走,是一层层环坡而上的梯田,梯田里注满了从岩壁中渗出的水,这不是已经犁耙停当等着农家来插上青苗的田块吗?看罢洞中景致,你会突然发觉脚下平平展展、绵绵软软,走在上面舒坦极了。仔细一看,洞底铺满了厚厚一层石珠,这些石珠虽不及河边的卵石那么光滑,但在灯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仿佛一颗晶莹剔透的珍珠。更奇特的是,洞里石珠竟像经过筛选一样,大小匀均,前面一段每颗为核桃大小,中间一段每颗有鸽蛋大小,最后一段每颗像花生米大小,绝无掺杂,这珍珠洞的名称就是由此而来的。但洞中的石珠是怎样形成,又是何年何代形成的,却无人知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