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山风景区——“江东第一洞天”。
   排山镇位于广丰县城东北隅。排山山清水秀、人杰地灵,历史上素有“世科仁里”美称,取名“古槐”镇,因地形环滁皆山,中贯一衣带水之秀丽地貌,故至宋代更名为“排山”。    排山别名“天桂”,因境内有广丰著名三岩之首“天桂岩”胜地而得名。    天桂岩:位于镇政府所在地排山南侧,素有“江东第一洞天”之称,它以洞穴深邃,景观奇特而取胜,可谓广丰三岩之冠。岩顶石壁上刻有明代广信府通判丁玑手书“天桂岩”三大字,笔力遒劲。右侧有明代文人周尚德五言律诗《题天桂岩》。正中洞高10余米,宽可容千余人。洞顶有“天窗”名“一线天”。洞内左右有侧洞,高低曲折,向纵深迂回。右洞深而险,已堵塞,由左洞前进百余米,旁有一穴,名“紫霞洞”约一人高,中有“江东第一洞天”题字。再前进,洞穴忽宽忽宰,高低参差,越深越险,有“九层楼”之称。上三层可系绳子坠下,各有“石室”。室中有石桌、石凳、石床、石缸、石灶、石锅铲等,皆天然造成,宛如卧室和厨房陈设。岩穴中钟乳石横空而起,如龙似虎,苔藓班驳,如“孔雀开屏”、“仙鹿出洞”、“鹤鸣九宵”和“钟”、“鼓”、“南瓜”、“西瓜”等,形态逼真。岩右侧数十步有小洞,名“小洞天”。古时曾有人在此铸钱,故又称“假宝钞”。洞口低矮,须匍匐可进,洞内宽敞平坦,内有遗灶,旧志载:“五代时避兵人所筑”。    西岩寺:在天桂岩前有西岩上寺,在西岩山麓有西岩下寺。西岩上寺,初名广福寺,后毁。北宋中期(1060年)前后于原址重建,两栋四厅,改名西岩寺。元至正五年(1345年)扩建殿宇,正厅石柱上刻有“岩畔木樨香,个中人自来领悟;峰前梅子熟,门外汉何处探寻”联。继在附近建望云轩、岩岩亭、半山厅、关帝庙、文昌阁、节孝词、八仙阁、洗心居等。西岩下寺建于北宋,与西岩上寺相望。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江浙制置使韩世忠赴闽关征苗,途径天桂夜抵寺庙,祈祷神助。得胜还朝后,敕赐西岩寺“广福罗汉院”额。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松溪桥:建于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间。明正德年间(1506—1520年)重建,为双墩石拱桥。桥上可望天桂岩,故称“望仙桥”。桥为古驿道所经,为浙、赣通衢。桥体坚固,今称“南山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