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周潭人,或者你对周潭的历史、人文地貌有一点点了解。你就会相信老人传忆中美丽、神奇、迷人的“周潭八景”。    八棵树,到70年代后才砍了。从八棵树一直到山边,原是的一片森林,时杂木丛生,密不过人。八棵老树,形态各异,似八洞神仙下凡,其貌风情万种。春风过,枯枝新芽,一片春意昂然。(作者:佛在心中) 周潭大井的旧貌:光滑的花岗岩条石环砌,井水清澈见底,冬暖夏凉,甘甜可口,几尾红鲤戏逐,气花如珠。井水四季随井口溢出,流向长长的水渠,水渠两边翠绿的杨柳,鲜红的桃花,尽添无尽的诗情画意。 周氏宗祠落成后,沿左侧相继建造了大王庙、关帝庙。一排建筑,雕梁画栋,气势宏伟森严。祠堂二进八角亭,由张廷玉大人亲绘蓝图,盖御用黄色琉璃瓦,造形独特,八角挂铜钟,更显辉煌。每每晚风掠过,清脆悦耳的铜钟声总在族人的枕边回荡。 枫沙古渡在今日的老油坊,放眼远去,汪洋一片。慕残阳夕照,水天一色金黄,西边渔歌唱晚,东边白帆归航,一群群水鸟在湖面自由地翱翔,渡口边是忙碌的船夫载着收获的渡客,准备向暮色中起航。 蛟塘由来已久。神奇的蛟塘,映日荷花别样红。凉风徐徐,一塘清香,一塘碧翠。落日的余晖下,弯弯的垂柳旁,老叟的渔竿在钓着悠闲、钓着自在。好一幅别有情趣的画卷。 滴水崖:崖高百尺,灌木丛生,崖底天然石洞中一汪潺潺的泉水,永不停息地注入下面的深潭,周潭亦因此潭而得名。崖边是高耸云天的大桦树。炎炎夏日,绿荫下清凉的潭水中,是一群光腚的孩童在戏水、捉鱼、摸虾、搬蟹。。。童年的快乐还在我们的记之忆中。 周潭大涧,从滴水崖以下一直到周潭中学,夹岸全是青翠的古桦树。绿风柔柔,草地茵茵,牧童横笛,老牛悠悠。梅雨后,涧中光滑的鹅卵石拨弄着清澈的溪水,如一条宽阔的玉带,似一匹流动的白绸。洗衣村姑那一阵阵清脆的棒槌声更添几分青山绿水的宁静。 鹞石山曾经古枫绵密,枫沙水域泽至脚下,秋高气爽之时,枫叶姹紫嫣红,在蓝天碧水的映衬下是那么的悦目,鹞鹰石在一片火红中欲飞。八景之首可歌可赞! 周氏的近祖自铜陵凤凰山迁居至此后,到清雍正年间,周氏人才辈出,经济繁荣,商贾林立,各行各业欣欣向荣,水陆交通便利。周氏族人世代崇文尚武,重礼仪,严族规,民风淳朴,确有路不失遗,夜不闭户之谓,时为周潭创立以来第一个鼎盛时期。欣得文渊阁大学士张廷玉恩师周大璋之誉,新帝乾隆恩准建周氏宗祠。先人在感谢皇恩浩荡的同时,更热爱自己的家乡,得意周围的环境,随评定周潭八景:
鹞石秋色 滴水潭深 梅涧瀑布 蛟塘垂钓 枫沙晚霞 枕留钟声 古井春色 八树同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