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丹徒辛丰镇,提起已故的爱国民主人士冷遹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冷遹一生始终赤诚报效国家,热心地方公益,家乡人民谈起冷先生,无不交口称赞。如果想更清楚地了解冷遹的生平事迹,走进当地的冷遹故居一定能寻到答案。冷遹纪念馆建于1917年的故居是一幢两层楼房,虽然历经了近90年的风雨,依然基本保存了当初的原貌。冷遹从小就满怀报国之志,曾有过辉煌的戎马生涯。他在24岁加入同盟会与赵声等共同从事反清革命活动,是辛亥革命的先驱者之一,被孙中山授予中将军衔和文虎勋章。护法运动失败后,鉴于军阀连年混战,民不聊生,冷遹决心退出军界,转走“实业救国”和“教育救国”的道路。他回到家乡发展蚕桑事业,修筑水坝公路,创办医院学校,使当地农村面貌发生很大改变。1924年,他倡议建立镇江伯先公园,以纪念这位黄花岗起义的总指挥。忧国忧民的冷遹始终不忘人民的解放事业。1945年7月,他与黄炎培等民主人士一行6人赴延安,与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共商国家大事。新中国成立后,冷遹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兼华东水利部长,江苏省副省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中国民主建国会常委和省民建主委等职,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冷遹故居于2001年对外开放,2002年被定为省级文保单位,已成为当地有名的旅游文化景点,至今已接待过3万多人次的参观者,参观者在了解其精神和事迹后,对他有着共同的评价:冷遹一心报国,造福桑梓,弘扬正气,彻底为民,值得家乡人民永远崇敬和缅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