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20年晋恭帝禅位,刘裕登基。从此,揭开了近400年的南朝历史。
丹阳是齐梁两朝帝王的故里。两朝帝王死后大都“叶落归根”安葬在这里。坐落在丹阳境内有12座齐梁帝王的陵墓。
取“圣人出,王道行则见”和“天禄永终”之意,怀着驱秽除凶的愿望,每座陵墓前都设置了一对带有双翼的石兽。皇帝陵前,左首置双角的天禄,右首挺立着单角的麒麟,无角的辟邪则置于王侯墓前,充分显示了帝王的权势和威严。夹峙京杭大运河与萧梁河交汇处隔岸而立的麒麟和天禄是丹阳境内最为壮美的一对石刻,身高、体长均为4米左右,重约30余吨,遍体纹饰华美,气势雄伟傲岸。这里便是进入陵墓区的大门,“陵口”古镇亦因此而得名。
丹阳境内目前已发现石兽20只。大者重约30余吨,小的也有七八吨。据史书记载,石料均取自南京青龙山,用木船经运河入萧梁河运置陵前,就地雕刻而成。石兽与底座系一整形巨石,造型优美,线条流畅,细腻而奔放,洋溢着浓郁的江南艺术情调。
考察表明,堪称瑰宝的南朝陵墓石刻比之著名的唐太宗昭陵六骏还要早近二百年。德国、加拿大、日本、丹麦、意大利等国的专家们曾来此实地考察。日本NHK电视台还特意寻踪前来拍摄了专题片《麒麟从何处来》。
位于句容城西北9公里的石狮沟村。在一片约2500平方米的开阔地上,相对雄踞着一对体型庞大的石兽和华表。石兽其形似狮,故当地人习惯称为石狮。这里就是南朝梁代康简王萧绩的陵墓,也是我国现存南朝陵墓石刻中最宏伟的一处。
两只石兽,一雌一雄,均用整石雕刻而成。包括地下的基座,计高4.4米、体长3.7米、宽1.5米。石兽双眼环睁,圆鼻突兀,鼻孔撑张,巨口洞开,展露出两排显赫的牙齿,长舌垂至挺突的胸际。萧绩墓前这对石兽名曰“辟邪”,头顶无角,身有双翼,翘首昂视,姿态雄伟。
石兽以北两根华表,高约10米,下粗上细,中部直径约50公分。华表上端罩一圆盖,呈仰复莲花座,座顶立一小石兽,昂首向天作腾跃嘶吼状。中部有爪棱形条纹12条,其扁方形碑额上刻有“梁故侍中中军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南康简王之神道”21字,计三行,每行7字。碑额下接一块小方石,正中雕饰一兽面纹,往下是一圈兽纹形围带,下接一圈双龙相戏纹饰。石柱下部为柱座,刻有两条蜥蜴。
石雕整体庄重古朴,浑然天成,集中体现了南朝的艺术风格,与南朝陵墓石刻一并被列为国家文保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