桫椤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与恐龙同时代的远古植物,被地质学家称之为植物“活化石”。长潭鸡公山长着一群桫椤,它是怎么保存下来的呢?这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南宋末年,文天祥抗元兵败,退入广东。一日经过长潭鸡公山,天黑在山中过夜。临晨,文天祥梦见南宋幼主惨被元兵追杀,鸡公显灵,惊醒后痛哭不已,泪水洒落,化为孢子,渗入土中。行数里至梅畲,文天祥因思念幼主心切,咬破指头,嚼血喷干竹叶作卦,卜幼主所在。少顷,此处生长的叶皆有朱点,即被称之为“相国卦竹”。而文丞相落泪的地方,后来就生出了桫椤。当时人们不知是桫椤,因其枝叶似蕨,于是有文人给它取名“高蕨诗碑”。意为其枝叶象一首首格律严谨的古诗,其茎干向上伸展。之后,“高蕨诗碑”被传来传去,就变成了“高洁诗碑”。清末爱国诗人丘逢甲曾作诗咏叹。诗曰:“乡乡都建相公祠,犹见遗民故国思。欲向梅畲寻卦竹,满山红处立诗碑”。
   这个美丽的传说表达了人们对民族英雄文天祥的崇敬之意。实际上桫椤是怎样的植物呢?桫椤别名“刺桫椤”、“树蕨”,属蕨类植物门桫椤科,为恐龙时期遗留下来的珍稀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茎柱状,直立,高3—8米。叶柄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具刺状突起,叶片大,长距圆形,三回羽状深裂。叶背面侧脉分叉处着生有球形孢子囊群,孢子囊群产生孢子,依靠孢子传播繁殖。喜酸生土壤,常生长在山沟的潮湿坡地和溪边阳光充足的地方,常数十株或成百株构成优势群落。孢子体生长缓慢,生殖周期较长。桫椤植物是一个较古老的类群,中生代曾在地球上广泛分布,现已列为国家重点二级保护植物;具有极高的保护、科研和药用价值。长潭自然保护区鸡公山内现有植被原生保护完好的桫椤群落,数量达800多株,其中大植株树龄400多年,树高达4米,冠幅近20平方米。鸡公山桫椤群落现已得到有关部门的重点保护,并已成为长潭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的一处新景点,人们在观赏桫椤、感受大自然优美环境的同时,亦可以增长见识,陶冶情趣。
   长潭农家乐吃的是当地农户自己饲养的家禽、自己种的或采集的野山菜,并按当地传统烹调方法制作,价格低廉,完全迎合城里人各项需求,场地是传统当地民居,业主都具有诚实、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在这里游人可以按季节不同采购当地土特山货、亲自采摘水果、蔬菜,甚至亲自制作当地美食,游人还可参加农家各种劳作,了解农户养蜂采蜜过程。以此同时,游人还可下棋、学唱当地山歌,尽情自娱自乐,更可以聊天、会友等,从中体验当地风土人情。长潭农家乐处处体现生态环保意识,“农家乐”喝的水,吃的米饭、鸡、肉、鱼、蔬菜都是无污染的,有些山菜还有奇妙的药用价值,所有这些都是地道的“绿色食品”。人们到“农家乐”首先是能吸收城市里所没有的新鲜空气,在享受湖光山色大自然美景的同时,品尝当地传统美食,在一系列简短活动中,能使每位游人从认识自然再到热爱自然、向往自然、保护自然,从中得到启迪,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长潭农家乐,尽管还有许多有待完善,但是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传达客家风味以及民俗风情,去年九月以来已接待来自香港、广州、深圳及梅州等地游客达 2万多人次,并普遍得到游客赞扬。为保护当地生态环境,主管部门规定,“农家乐”每次接待游人不能超过百人,为此入住长潭农家乐必须提前预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