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寿桥位于县城内,是蒙山最古老的桥梁之一。此桥原名西关桥,始建于明代,随后几百年间,一次次被洪水冲毁,蒙山人不屈不挠,一次次重修。 古人以为是水中的龙王作怪致使桥毁,人们想镇住龙王,所以将桥改名为镇龙桥,结果桥还是被洪水冲垮。康熙二十年(1681年),知州丁工亮重建,这次人们转而想讨好龙王,所以将桥改名叫兴龙桥。结果还是不奏效,桥又被洪水冲毁了。 清嘉庆六年(1801年),知州玉麟将桥址移至城南再次重修。传说大桥刚刚修成就遭遇大洪水,这回大桥居然完好无损。洪水消退后,人们发现桥下有一只大龟,误以为是神龟在保护大桥。龟是长寿之物,加之玉麟认为"桥既福寿于人,亦必长寿",所以就把桥改名叫长寿桥,沿用至今。 穿越几百年风风雨雨后,长寿桥正以新的面貌迎接游人。现在的长寿桥是一座风雨桥,造型美观,虽是桥梁,却像亭台,顶上盖着碧绿的琉璃瓦。远望大桥,如长虹卧波,与岸边的古榕相映成趣。近看则雕梁画栋,每一角飞檐都堪称精美,红红的灯笼,在桥檐下随风摆动。 桥头有武侠大师梁羽生题写的对联,启功、王光英、潘琦、吴善茂等人也留下墨宝,其他描写长寿桥的诗文,更是不计其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