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雄禅寺位于南雄东北方向、离南雄市区9公里的珠玑镇珠玑古巷。大雄禅寺初名沙水院,后称沙水寺,始建于宋德佑元年(1275年)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是岭南广东古代名刹之一。
  1994年,为配合珠玑古巷的建设,弘扬珠玑巷文化与佛教文化,港澳一些巨商自愿捐款500多万元,要求重修沙水寺,经韶关市人民政府批准,由南雄市政协牵头负责修建工作。1998年,南雄市政府礼请本焕老和尚主持规划,并于2001年农历闰4月16日举行奠基典礼,正式展开修建工作。由于考虑到重建寺院的规模很大,本焕老和尚感到沙水寺的名不能承担此因缘,故请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叶选平重提大雄禅寺。规划后的大雄禅寺,占地10万余平方米,分三期进行修建。第一期工程由牌坊、三门、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藏经楼等六重组成,以及客堂、禅堂、斋堂、方丈楼、退居楼、客房等第二期工程有彩虹桥,放生池、静心亭、停车场、车道等。第三期工程有西方三圣殿、千菩萨殿、药师塔等。规模宏大、雄伟壮观,总投资达人民币2亿多元,建筑规模位于华夏丛林之首,也是本焕老和尚一生中所建的最大寺院。
   大雄禅寺初名沙水院,后称沙水寺,只能相当于精舍性质的小寺;始建于宋德祐元年(1275年)至今已有700余年的历史。是岭南广东古代名刹之一,古寺做东朝西,建筑物由南向北横卧,为砖木结构。大殿堂前南北两侧建置钟楼、鼓楼各一座,接着是第二座殿,两旁为藏经阁,方丈室和众僧寝室,后面就是厨房和斋堂。整座寺院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清代前沙水古寺在南雄百余间寺、庵、观、庙、坛中颇有盛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