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山,又名司空原,坐落在岳西县城西南70公里的店前镇内,海拔1227米。世传东周末期,淳于氏世传司空之职,后隐居于此而得名。司空山是中国佛教禅宗文化发祥地。山势奇特,移步景换。从东面看,一峰突起,似利剑穿空;从西面看,冬雪覆顶,似日本富士山;从南边看,大小司空山,双峰峭拔;从北边看,雄奇险峻,似东方醒狮。司空山深藏奇松怪石、幽洞瀑布、雄关险寨、云海佛光。山中幽谷古洞,飞瀑流泉,怪石虬松,景象万千,为古皖名山之一;尤以"二祖禅刹"、"太白书堂"、"洗马春池"、"赤壁丹砂"、"银河夜月"、"南崖瀑布"、"北岭松风"、"乌牛古石"等司空八景,闻名于世。司空山为道教、佛教圣地,相传左慈在此布道,修玄妙观,禅宗二祖居此山,传衣钵于三祖。历代文人雅士、僧佛道长留下了众多诗文碑刻。
   司空山自古为佛教禅宗圣地。西汉末九江名士梅福隐居山中炼丹修道。东汉末,丹鼎派道家祖师左慈开山首建玄妙观。北周建德三年(574),周武帝下诏灭佛。禅宗二祖“大祖禅师”慧可携始祖达摩所传袈裟和4卷《楞伽经》,于南梁太建八年(576)隐居司空山,掘石窟而修禅,传衣钵于僧璨,使印度佛教禅宗中国化,并成为佛教主流教派。
   唐至德元年(756),李白避乱慕名卜居司空山,写下《避地司空原言怀》和咏《司空山瀑布》诗二首。唐天宝三年(744),唐明皇遣中使杨廷光赴山寻访长生不老圣药,经五祖慧能高徒本净禅师指点而采到常青藤。唐明皇特召禅师入京阐无相至道,拜国师还山,敕建无相禅寺,营造僧房5048间,下设9庵4寺。一时天下僧尼云集,香火盛极。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安抚使张德兴与潜山农民领袖刘源聚兵抗元,于山筑起“张德兴寨”和“朝天宫殿”。
   1990年10月,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视察司空山,并亲笔题写“司空山”山名,吟诗三首。经过多年的开发,如今司空山道路通达,服务设施齐全,太白书堂、大雄宝殿已恢复,古牌坊及大量摩岩石刻等古迹保存完好。在53.5平方公里的景区内,已建起二祖禅刹、司空寨、普陀洞、响水寨、千佛塔等9块游览景区。自然景观有峻峰12座、琼崖14座、奇洞10处、飞瀑5处以及神奇怪异的虬松、丘壑、石景等。可供游人参禅拜佛,追怀“仙踪”。游罢司空山,还可北上鹞落坪国家自然保护区,东游妙道山国家森林公园、漂流天仙河,尽享灵山圣水之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