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长城

主页

城市

景区

游记

论坛

深度

图片

快讯

酒店

街区

交通

概况
首页 > 省市 > 宁夏 > 吴忠 > 景区登录·注册
更多照片 虚拟现实 交通 线路 游记 深度 论坛 图库 相约同游 酒店住宿 更多
  吴忠自古以来就是中国北部边防前线,素有“关中屏障,河陇咽喉”之称,  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自战国时期到秦、汉隋,明几个朝代,都曾在这里修筑过长城。

  隋长城:杨坚夺取后周政权建立了隋朝,北部地区面,临着突厥贵族的威胁。隋朝在短短的三十七年,先后五次大规模地修筑长城,以防突厥。但这些建筑工事多见于史料记载,却鲜见于地面遗存。究其原因大致有三:一是修葺的多,重筑的少,而且又多是在秦汉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修补的。因此,在人们的印象之中它仍是秦汉时期的长城。二是建筑工期短,修造质量差,似乎未见到夯打痕迹,经人踩马踏以了事,经过流月的推移变成秃坦,有的经过1400余年的风雨侵蚀现已荡然无存。三是为明时所筑的长城叠压覆盖,  不见了当年修筑痕迹。今在盐池县境北部“深沟高垒”北侧10—400米处有一道黑褐色或白色的墙体呈鱼脊状出露地表,从柳杨堡乡的上红沟粱至陕西省定边县界,较为清楚,这就是隋长城,民间俗谓小边。隋长城在盐池县境内长30余公里。墙体为黑色,红色,白色土的堆积,建筑十分粗糙,基宽9米,残高1—3米。在墙体内侧,相距1300米筑一敌台,今呈蘑菇状,基宽13米,残高7米左右。据《隋书,崔仲方传》记载,公元585年,隋文帝杨坚为了防御突厥达头可汗的威胁,  ¨使司农少卿崔仲方发丁三万于朔方灵武筑长城,东距河,西至绥州,绵垣七百里,以遏胡寇”。翌年又发丁十万续修,这是隋王朝第二次大规模修筑长城。时间,地点,修筑的数量及其目的意义上都是比较清楚的。只是“东距河、西至绥州”,东西方位记载有误。卫星反馈地面的照片也证实了这段隋长城的存在。这一难觅隋长城的存在已成为众多的专家所关注,为研究隋时盐池地区的民族斗争史和融合史提供了佐证,也为研究隋长城自身的存在和消失奠定了基础。

  按明代地方志中记载,在今灵武县横城东经盐池县境,然后进入陕西省定边县的长城。前后共修筑两道,  一道是明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修筑的“河东墙”。据《弘治宁夏新志》载,这道长城“自黄河嘴起至花马池止,长387里。在这道城墙的外侧,沿着长城还挖了四万四千万多个“品”字形的深坑,用以加强防守。  以后由于坍塌毁坏,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改筑“深沟高垒”。“深沟高垒”  自灵武横城起至花马池止,长180公里。在兴武营一段,  由于“土沙相半,不堪保障”,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沿其边墙内外挖壕堑各一道长53里。长城是中华民族勤劳和智慧的象征,是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伟大防御工程,正如陈毅同志《长城词》所说: “此地屡见血殷红,登临凭吊感慨中,阴霾尽消见碧……”。作为古代人民艰辛劳动的结晶,它永远留在光辉的史册中。
隋长城出行交通攻略
公交查询: [隋长城]
景区名片
详细地址吴忠
邮政编码
景区门票
开放时间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联系QQ
小贴士
访量(PV)1749 . 今天 1
相关信息 (隋长城)日期
相关评论及补充 (有 0 个评论)更多的评论,请到 景区评论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吴忠论坛]

帮助中心 管理中心 会员注册 本站今日访问量(PV): 5912  当前在线:2388
Powered & Designed by 景天下旅游网. Copyright 200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QQ: 2321636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