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山风景区

主页

城市

景区

游记

论坛

深度

图片

快讯

酒店

街区

交通

概况
首页 > 省市 > 福建 > 福州 > 景区登录·注册
更多照片 虚拟现实 交通 线路 游记 深度 论坛 图库 相约同游 酒店住宿 更多

    福州自古别称“三山”。乌山是三山之一。
    乌山又称乌石山、射乌山,位市中心,与于山、屏山鼎足而立。相传汉代何氏九仙于重阳节登乌山揽胜,引弓射乌,故又称“射乌山”。唐天宝八年(749年),唐玄宗敕名为“闽山”。宋代熙宁年间,郡守程师孟又以此山可与道家蓬莱、方丈、瀛洲镶比,便改其名为“道山”。后程师孟延请福州前任太守兼福建路兵马钤辖,“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巩作《道山亭记》,一时洛阳纸贵,驰名远播。
    乌山素有36奇观之称,从山东南麓拾级登山至天香台,又向西折至“冲天台”。
    镶传唐刺史崔干游山,所携青田白鹤在此地冲天飞逸,后人建“放鹤亭”。亭子后崖石上镌有“古放鹤亭”4字,台侧亦有程师孟篆书“冲天台”,遒劲有力。冲天台畔有两方夹峙的巨崖,崖顶凌空飞越一天然条岩,称天台桥。此桥险绝,据说只有“肯舍身”的人,才能登得上去。
    顺台阶又行数十步至道山亭,沿亭西下逶迤至天章台。元朝杰出诗人萨都剌曾咏有“晚凉上乌山,置酒天章台”的名句,篆刻在苍崖之上。过天章台奋力攀上一小山峰,峰顶有霹雳岩,此石长达9米,中分两半,微露一隙,据史载,唐嗣圣年间,有一高僧手持《华严经》在此诵读,突然“一夕雷雨大震,霹石为室,高僧遂宴坐其间”。霹雳岩由此得名。
    霹雳岩左面石岗上矗有一座长方形亭子。离亭约200步,一块崖石上镌刻着“乌石在、黎公在”6个楷书大字。此崖俗呼“黎公岩”。黎公即黎鹏举,明朝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倭寇犯闽,闽江口五虎要塞陷落,福州城危如累卵,当时身为指挥佥事的的黎公亲率将士,在马尾至闽安镇一线与敌寇浴血作战,杀得倭寇弃尸遍野,福州城垣危而复安。福州人因此刻石纪念这一位民族英雄。
    霹雳岩右方,原有一座清冷台,为元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福建省最高长官─平章政事燕赤不华所建。“清冷”是静肃之意,意在勉励自己为国家干事。可是他华而不实,时常摆宴于此。到任数月,即身败名裂,亭台亦随之圮废。
    由清冷台踏上数十层石阶至先薯亭。该亭为纪念明万历年间引种和推广番薯的华侨陈振龙和巡抚金学曾而建。陈振龙侨居菲律宾。菲律宾曾为西班牙殖民地。故菲律宾曾引种美洲印第安人发现的番薯。陈振龙为躲避菲律宾殖民当局的检查,将番薯枝条系于船底,带回大陆后,又在福州南台纱帽池辟地种植,当年即获丰收,后又经金学曾推广。金著有《金薯传习录》。 ...[展开阅读]
乌山风景区出行交通攻略
公交查询: [乌山]
景区名片
详细地址福州市
邮政编码
景区门票
开放时间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联系QQ
小贴士
访量(PV)3570 . 今天 1
相关信息 (乌山)日期
相关评论及补充 (有 0 个评论)更多的评论,请到 景区评论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福州论坛]

帮助中心 管理中心 会员注册 本站今日访问量(PV): 6236  当前在线:467
Powered & Designed by 景天下旅游网. Copyright 200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QQ: 2321636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