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处孙吴县沿江满达乡。在两山对峙的山口处有一石室,是当年的第一卫兵所,当年铺设的军用公路坑洼不平,杂草丛生,路两侧的排水沟时断时续,有的还剩下一些水泥板。经过第二卫兵所和几个坑道,拐进主体山洞,进入洞中,经过走廊是两间厅室,拱顶四壁镶有木条,可居住百人,同样兵舍周围有四个。阵地中心是“亚雷高地”每隔20米直线分布着4个炮台遗址,从地下到地上的发射井有10余米深,供大炮升降。还有防坦克沟、散兵壕、机枪掩体、地下发电厂、医院等设施,所有地下兵舍都是用高强度水泥浇注在大山的腹部,洞口伪装成山体一样。唯一的一个半地上建筑是步兵警备中队驻地,长约80米,全部为钢筋混凝土构筑,分隔成10个房间。孙吴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673支队遗址:   侵华日军731细菌部队673支队驻地。占地20万平方米,原建有青砖平房300多间,用于支队饲养试验用动物、支队官员办公室、制菌室、训练室、守备部队营房、食堂等。战后大部分被烧毁,少部分营房现村民居住。遗址可见其瓦砾和残砖、地下室、解剖地的残迹清晰可见。   黑河市《黑河抗日战争暨日军侵华要塞遗址展》简介   为了更好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黑河八一0电台筹建了《黑河抗日战争暨日军侵华要塞遗址展》馆。该馆占地300平方米,展线70米,共分七个部分,展出各种资料、图片190余幅,收集到当年日军所用实物几十件。   在展览馆100余米处,是日军侵华“北门镇地下工事遗址”。地下工事由上下两层结构组成,加上地面上的炮阵地,地下弹药库和纵横交错的战壕及交通壕,外围是一条呈弯月状的反坦克壕,构成了当年日本关东军第四军独立135旅团在黑河市南281高地上一幅完整的军事设施群。   该地下工事是当年日本关东军在黑龙江中苏边境按作战区域划分的14个国境阵地中“第七国境阵地”,是日本关东军“北部正面阵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规模同虎林、东宁要塞一样,同为“特”、“甲”类。   展览馆和地下工事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