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泉古镇在四川仁寿、威远、资中三县交界的深丘中, 隐藏在沱江支流珠溪河旁。 它的闻名得于清朝中叶盐井的发现, 那时罗泉镇商贾云集,热闹异常。 而如今只留下一座保存尚且完好的盐神庙透着远古的苍凉。
   走过古镇的古街古庙,在十弯九曲的青瓦木房间走入古镇人的悠闲。历经沧桑的罗泉人勤劳朴实、憨厚大方。女人们喜欢在亲密的聊天中忙碌自己手中的针线活,老人们一边喝茶一边听戏,温暖的阳光照在他们满足的脸上。仅五里长的老街上茶馆就有十多家,生意颇为兴隆。我走进子来桥边一家带有天井的茶馆,叫来一杯碗盖茶,听老人们讲述古镇辉煌的昨天。以产盐而闻名天下的罗泉,其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秦代,至清朝时盐业开发已达到顶峰,清光绪年间,罗泉已有盐井1500余眼,所产的井盐于1925年获巴黎世界博览会金奖。那时的罗泉商贾聚集,马嘶骡叫,热闹非凡。说话间老人站起身推开木窗,告诉我们对岸的盐神庙是最好见证。盐神庙建于清同治七年(公元1868年),盐神庙是古镇的曾经辉煌的重要标志。庙内供管仲为盐神,关羽和火神则作为管仲的辅佐相伴左右,整个盐神庙重檐三级,翼角高翘,正殿屋顶的群龙嬉戏抢宝图,虽经百年风吹雨打仍栩栩如生。     如今盐神庙成了古镇人聚会的场所。人们坐在盐神庙大殿的石阶上懒洋洋地晒太阳。进殿门钻过旧戏台,来到空旷的庙前广场,四周的耳楼、侧房、走廊经岁月的冲刷已失去昔日的色彩。拾阶登上大殿,当地人引我参观了天井,透过天井能清晰看见蓝天上一朵白云飘过。十余根粗大的木柱支撑着古庙,房檐上的野草,摇曳在风中像在述说着古镇久远的历史。
   随意穿梭在罗泉的大街小巷,你都会感受到小镇古老而淳朴的气息。不过罗泉现在也面临着和许多其他古镇一样的窘境:不断发展的城镇建设已经越来越大的威胁着小镇的存在。作为旅游者,依然希望希望若干年后,踏上这座古镇的时候,还可以看见古镇人在悠闲而安逸的生活着,还可以感受到那丝古老而淳朴的气息,看到优雅而古朴的古建民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