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    龙硿洞,地处武夷山脉南段,位于新罗区雁石镇龙康村,距市区四十八公里,有“福建最好的旅游公路”直抵。属喀斯特地貌,历史悠久。据考证,此洞形成于三亿年前的古生代,原是一片汪洋大海,经三次地壳运动和间歇演变而成,为我国现已探明的特大溶洞之一和福建省重点风景名胜区。    此洞早在唐朝时就已被发现,历代时有游人到此探奇访胜。至今为止,龙硿洞已探明面积达五万四千平方米,分上、中、下三层,有两条画廊、八个大厅、十六个支洞、六十四处景观、三千余米游程,空间宏敞;洞中有山,山中有洞;洞中有水,时隐时现;洞连着洞,洞套着洞,层层叠叠,曲径通幽;大小石钟乳千姿百态,亦幻亦真,真可谓七情六欲皆备,瓜果稻菽飘香。 ●仙气氤氲    洞口地处山坳,四周山石嶙峋,林木茂密。洞口上方,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刘毅先生题写的 “龙硿洞”三个飘逸遒劲的大字,赫然入目。入洞口处,为一个大小可容纳数十人的“三仙洞 ”,举首仰望顶壁上有一些模糊不清的字迹,据说是抗战时期部分台湾抗日爱国民众在此活动的遗迹,为这个天然溶洞增加了一丝历史的份量。    “三仙洞”前面,是“三仙门”,三门并列,左为幸福门,中为平安门,右为发财门。俗话说,平安是福,迫不及待穿过平安门,抬头见右边石壁上一平坦开阔处如一张大床,“床” 上有石状若睡枕,人称“仙人床”,传说上“床”躺一躺可保一生平安长寿。    沿着鹅卵石铺砌的小径往前走,便是很多风景区都有的“一线天”。 不过,这“一线天 ”有点神奇,仰头不见天,亦不见一缕阳光,只见一齿状豁口罩一团迷蒙的折射光,全洞采光通风皆凭此豁口,增添了洞里的神秘气氛。再往前走,一幅“旭日东升图”展现眼前,气势宏大,令人精神为之一振。    啧啧称奇中转入第一个洞中大洞“观音洞”,脚下是一块开阔、层迭的“仙人梯田”,田中水波潋滟,永不干涸;田埂蜿蜒,梯次清晰,映着红日白云,让人神思遄飞。田端隆起一卧石,状若一大一小两只耕牛正卧于一汪清水中互舐休憩。一尊钟乳观音,白衣素裹,婷婷玉立。    入“三仙门”,过“仙人床”,走出“仙人田”、“三仙论道”、“八仙过海”又迎面而来,以仙名景,伴以迷人的神话传说,使得神密的龙石空洞更加仙气氤氲,不愧为仙宫洞府。    ●“龙伞”奇景    出第二个洞中洞,前往第三个洞中洞,途中见一蘑菇状石伞,张锦成盖,伞面...[展开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