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南麓的歙县,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也是中国著名的"牌坊之乡"。在距县城十余里的棠樾村,古老的石牌坊,一建七座拔地而起,巍成群耸立在村头一百多米长的石板甬道上,成为黄山旅游区内独特的牌坊群景观。棠樾牌坊群为鲍氏家族建于明、清两代,按忠、孝、节义顺序排列。明代三座,清代两座,四周衬以古村落,文会书社,古祠堂和田园风光,人行其中,如游画里,这样的空间形象在国内外也是罕见的。居住在棠樾村的鲍氏家族,历代经商,是一个以"孝悌"为核心,晋升格奉行封建礼教,倡导儒家伦理道德的家族群体。自宁以来,历元、明、清三个朝代。历史上曾出现我了众多的忠臣、孝子和节妇,仅立于《民国歙县志》中的贞烈妇女就有59人之多,孝行的事迹则尤为突出。同时,这个家族又以其富商大贾而闻名于世。在清乾隆时期,号称江南首富,显赫一时的大商人鲍志道,是扬州六大盐之首,乾隆皇帝游江南时曾数次亲接御驾。
   牌坊是一种门洞式的建筑物,是封建社会最高荣誉的象征。矗立在棠樾村头的石牌坊充满了封建时代的色彩,但从牌坊的建筑艺术来看,又凝结着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技艺。棠樾的牌坊群体展示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景象。当人们参观后,莫不发出赞叹,感到震惊:是人造的历史化石,让荣光耀穿过岁月的风尘;是凝重的历史教科书,叙述着血泪交 织的故事;是永存的艺术魅力,铸就徽州文化的丰碑。
   棠樾不仅拥有群立的牌坊,而且村内还建有古祠堂敦本堂,俗称男祠,清懿堂,谷称女祠,古亭阁步亭等。这些古建筑形体恢宏,工艺精湛,与石牌坊组成了特有的古建筑群体。"古建三绝"交相辉映,蔚为观止,充分全现了徽派建筑艺术的特色。
   男女二祠结构紧凑,用材匀称,布局全理,造型洗炼流畅,工艺技艺精湛,雕饰不繁,朴素大方,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充分显示了棠樾鲍氏家族的的煊赫,实为清代徽州祠堂建筑艺术的一个典型。    近年来,歙县旅游部门修复辽两座古祠堂,男祠以棠樾鲍志道的经商发家史来展示徽商变迁的煌煌史迹;女祠以棠樾旧时妇女的荣衰来反映徽州妇女在传统礼教笼罩下的遭遇。景区旁徽派步行商业街全部由徽派仿古建筑组成,粉墙黛瓦,马头墙林立,栉次鳞比,错落有致。商业街设有徽州文房四宝,传统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地方土特产品,徽味菜馆、中成药铺、中医坐堂问诊,新安书画、文物古玩等传统店家。
   棠樾牌坊群以其丰厚的文化品位,成为黄山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1997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