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公望森林公园位于富阳镇东5公里的庙山坞,总面积达3400亩,是中国林科院亚热带研究所的一个竹木研究基地。有联合国立题基础项目2个,加拿大立题项目2个,还有一批国家、部、省立的科研项目。培植有全国70多个竹种,如凤尾竹、黄间竹、罗汉竹等;122个珍稀阔叶林树种,其中国家重点保护树种29个,有原生于美国的鹅掌楸,有四川引来的峨眉含笑,还有滇楸、马褂木等。此处还有兽类36种,鸟类60种,其中豹、黑麂、大灵猫、穿山甲、鸢、白鹇等国家一级、二级保护动物11种。
   最引人的,这儿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结庐隐居地,被喻为中华瑰宝的《富春山居图》就是在这儿“阅之四载,未得完备”,终于穷10年精力而完成的。黄公望(1269—1354 )字子久字,号一峰,又号大痴道人、井西老人。浙江富阳(一作江苏常熟)人。元代山水画家,与王蒙、倪瓒、吴镇并称“元四家”。本姓陆,名坚,父母早逝,家贫元依,过继永嘉黄氏,遂改姓名。自幼聪敏勤学,博览群书,工书法,通音律,能作散曲。曾当过浙西廉访使署书吏,在经办田粮征收时,因长官贪污连累而下狱。出狱后,浪迹江湖,卖卜为生,专心从事山水画创作,云游于杭州市、松江、富春江等地,晚年酷爱富春江山水,在庙山坞筲箕泉(今新民乡庙山坞)结庐定居。他的山水画,继承董源、巨然,又受赵孟熏染,溶全对自然实景之感受,自成一家。其特点在于:作浅绛色山头多矾石,笔势雄伟;作水墨皴纹稀少,笔意简远,超逸有致。他作《富春山居图》时已年七旬,这幅以水墨披麻皴描绘富春江一带秋初景色的巨画,长636.9厘米,高33厘米,满光空灵秀逸,气度沉雄,后人誉之为“画中之兰亭”。清顺治七年,一爱画者以此画焚烧殉葬,待抢出,已焚毁数尺,烧成两段。现长段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短段藏浙江博物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