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罗县城西郊,有一个风光旖旎的地方叫天上园。这个地方就跟她的名字一样美,天上园,天然之园,人间的天上乐园……这是一个极富诗情画意、令人神往的名字。天上园西靠太平山,南临七星岭,东倚笔架山,北濒大旗岭,四周群山奇峰突起,气象万千。这里有形如“天鹅戏水”的鹅山;有形如“飞雁临溪”的雁山;有状如弯月的七星岭,还有气势磅礴的笔架山。“天子顶”、“鹅公髻”、“契罗坑”诸峰重峦叠嶂中,“燕子伏梁”、“飞凤上山”、“猴哥瞰井”等自然景观千姿百态,风情万种,令人目不暇接。四周大小山头终年云雾缭绕,林木苍翠,山中四支溪流淙淙流淌,汇入南面“临溪对峙”的鹅山与雁山峡口,穿越飘带似的长潭,飞流直下礤下潭。
   天上园内果树遍布,香蕉摇曳,玉竹婆娑;山上青松挺拔,山下清溪回环……对于天上园这一人间美景,古人曾有诗赞:“花繁竹玉岭包罗,四水归池汇一科,水到城门重重锁,香园湖里雁交鹅……”被历史与岁月湮没的古庙群天上园不仅有美丽动人的自然风光,而且还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天上园小学,原义和中学校长、天上园人氏柯桂兴告诉我们,座落在鹅山东面坡上的教学楼及鹅颈地段杂草丛生的地方,曾有一群建筑工艺精湛的宫楼名噪一时,称马礤庙。马礤庙分别有四宫一楼,即关帝宫、文昌宫、大王宫、昌福宫和魁星楼。昌福宫始建于嘉庆年间,重修于同治年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庙群中曾有渡金塑像数座。昌福宫内孝女塑像百般慈祥;关帝宫内的关公(云长)塑像面如重枣,长须飘拂,一身凛然正气;大王宫内的大王塑像威风八面,正气压群妖……
   庙群宫楼墙上的壁画五花八门,有麒麟、仙鹅;有巨龙、飞凤,有梅兰、菊竹,一幅幅形象逼真,多姿多彩,栩栩如生。文昌宫、魁星楼则高踞二楼。宫楼中有曲折回廊相通。站在回廊中倚栏眺望,整个天上园美景可尽收眼底。文革动乱年间,马礤庙四宫一楼先后被拆除,遂建天上园小学。宫楼内所设神像、香案、钟鼓全部遭毁。 “慈光传马礤,孝德著龙华”
   据柯桂兴老人回忆,昌福宫正门有楹联一幅,上联是“此日慈光传马礤”,下联为“当年孝德著龙华”。相传在清朝嘉庆年间,龙华陈孝女祠举行盛大的醮会。根据醮会规定,散醮时须鸣炮一响,炮头上插有铁笔一支,其形式与中原抛绣球一样,铁笔落在何处,慈光即降临何处,铁笔落下的地方即为有吉祥瑞气降临而获万福。
   龙华醮会那天,刚巧天上园有一村妇挑着...[展开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