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十五烈士纪念碑位于现中山公园南侧,它铭刻着大革命时期牺牲的十五位英烈的光辉事迹,记载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的令人难忘的一段历史。    1924年1月,在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中国国民党召开了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国共统一战线形成。天津和直隶省共产党员于方舟、江浩、李锡九也出席了这次大会。会后,他们回到天津,很快在英租界义庆里40号(现南京路义庆里21号)筹建了以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为骨干的国民党直隶省、天津市两个执行委员会机关(简称省、市党部),根据革命工作的需要,党、团员都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江浩担任国民党直隶省党部的负责人,于方舟任执行委员,共产党员辛璞田、江震寰先后担任国民党天津市党部的常委,负责市党部的工作。1925年底,冯玉祥的国民军进入天津后,国民党的活动公开了,于是将义庆里40号的省、市党部迁至老铁桥大东旅社(今东北角长途汽车站)。1926年3月,国民军在中外反动势力夹击下撤出天津,奉系军阀卷土重来,查封了大东旅社,党及其领导的群众组织被迫转入地下,于是又恢复起用义庆里40号,但仅有国民党市党部在这里办公,由共产党员、共青团天津地委书记在这里主持工作,开展秘密的革命活动。同时为了确保安全和工作方便,地委在同一胡同的另一端17号设立机关,由地委书记李季达常驻那里负责具体工作。    奉系军阀占领天津后,褚玉璞当上了直隶保安司令。他出身土匪,乖戾残暴,对革命党人进行疯狂镇压。到1926年下半年,白色恐怖更加严重。10月,在裕大纱厂捕获国民党员3人,在严刑讯问下,被捕者背叛了革命,泄露了国民党在津活动的内情。同时保安司令部获得“共产党人在各租界设立机关、秘密活动”的报告。随后,大破坏、大逮捕开始了。11月23日下午,天津警察局勾结英租界工部局,前往义庆里40号的国民党天津市党部查抄,封闭了机关,将在机关办公的共产党员和国民党革命派江震寰、邬集中、王纯善、马增玉4人逮捕,将《国民党党纲》、《孙中山演说集》和许多宣传品、文件等,连人带物一起送交英工部局。并派暗探在义庆里“卧底”,以便逮捕前去机关的革命同志。    江震寰等被捕后,在《华北晚报》工作的共产党员及时发出消息,以使同志们闻讯从速躲避。但由于许多同志没有看报条件,结果又有许凤山、徐建中、孙宝山、王鹤洲、孙一山、倪家志、王建文、马自芳、王益三、赵玉良、韩玉亭等11人先后被捕。事后,经英国工部局...[展开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