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莫高窟,您可能想到的是西域敦煌,但朱家尖佛山景区的千丈岩上,已完工的慈悲观音大立像彩绘壁画,该壁画由朱家尖旅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投资350万元人民币,历时7个月,高69米,面积2000平方米。采用金箔构画轮廓线,彩色涂料填充画面,色彩绚丽,造型美观。该壁画由天津美院杨德树教授设计,天津美艺公司负责绘制,采用了目前国内最好的氟碳漆,据介绍可至少保持15年不褪色。新作观世音菩萨像不同于历史上的所有版本,给人以庄严、古朴、醒目的艺术效果,定能让你感受到"海上莫高窟"雄伟与庄严。  观音文化苑是朱家尖六大景区中的一个重要景区,位于美丽的朱家尖岛的北部,与"海天佛国"--普陀山隔海相望,景区总面积7.2平方公里,它的西面和北面紧挨着舟山民航机场、朱家尖跨海大桥和蜈蚣峙码头,从这三个方向来的游客一眼就可以看到千丈崖的雄姿,这就是观音文化苑的主景,观音文化苑是在佛山景区的基础上充实观音文化内容扩建而成。    相传,观音是以慈悲救苦为本愿的菩萨,凡是遇难众生祈求保佑,口念她的名号,菩萨就会观其音声前往拯救,故在华人圈受到广泛的慕拜。追溯历史,朱家尖与普陀山息息相关,犹如裙带,清朝把朱家尖划给普陀山作为其后方供养地,提供衣食等多种补给,普陀山才得以发展成为"五百丛林、三千僧众"的观音圣地。可喜的是佛山景区已与观音结下了不解之缘,邻近的小寺庵与普陀山寺庵名称渊源密切,而且景点的命名也早具有佛理禅机,流传的美丽动人的民间传说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佛山已不知不觉中融入了观音文化的内涵。观音文化苑顺应了这一时势的发展需求,既遵循普陀山观音文化的中心地位,又弥补普陀山之不足,使观音文化得以发扬光大。    站在莲花广场,迎面看到雄伟的中央牌坊和门楼,中央牌坊正上方设有金字黑匾,刻有普陀山主持戒忍大师所题写的"朱家尖观音文化苑"七个大字,两旁篆刻由净旻法师撰写、著名书法家姜东舒执笔的对联:"荟西岳雄崖,雁荡洞壑,任我怡情酌秀色;分南海甘露,洛迦灯火,与君涤意沐慈光"。广场的进门处左边长廊内置有两块石碑,前面是康熙58年,康熙皇帝关于朱家尖田产由普陀山寺庙管理并免赋役的石碑,距今已有280年的历史。这块碑说明了朱家尖和"海天佛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后面一块石碑是对朱家尖与普陀山历史渊源的详细阐述,让游客一目了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