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步山西七十二混沟线路 | | 来源:华夏经纬网 作者: 发表日期:2006-11-14 阅读:2249 P:1/3 | |
| |
核心内容: 徒步山西七十二混沟线路 | 历山自然保护区位于山西省垣曲、沁水、翼城和阳城四县交界处,与河南省相邻,属中条山脉,面积约300平方公里。保护区内峰峦耸立,沟谷纵横,较深较大且相对集中的峡谷共有72条,总称七十二混沟。由于山高谷深,多年来,除当地猎人、药农和少数科考人员外,几乎没有人进入过混沟核心区。然而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再加上当如神话般的关于野人猛兽的传说,都使得72混沟蒙上了一层诡秘莫测的面纱。这里绝对是对户外运动爱好者来说最富有魅力和极富挑战力的地方。
徒步全程距离:大约有70公里原始山路,大约要花了四天时间。
第一天路线:沟口——渑池——杨家村
七十二混沟其神奇之处在于沟壑纵横、数量极多,地貌和植被相似,极易迷失方向。
从沟口出发,路经渑池,可以在那里补充粮草。继续顺路前进大约在半夜的时候可以到达杨家村(大概海拔700多米)。可在此宿营休息一晚。
第二天路线:杨家村——青皮掌——橡树林——皇姑幔——混沟
在帐篷里度过了最平坦最舒适的一夜后,早晨出发沿着杨家河大桥从左侧山体往上走。大约经过一个小时可到达青皮掌(海拔约1000米),这是个只有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从青皮掌出来一路上几乎都没有水源,基本上都是干枯的河道。走了许久之后可以发现一个小水潭,但是潭水有一股很大的臭鱼味道。
一路而上到中午的时候可到达橡树林底(海拔约1500多米),这段路不算是太难走,有依稀可辨时断时续的小道。在橡树林吃过午餐休整后,继续前行。抬起头来能看到在比较远的地方有一片高山草甸,走过去躺在草甸里感觉好极了。
继续向顶峰前进,这一路上都是长满了大如荷叶的叶子的绿色植物,它们都结着形状奇异的果子,味道也很浓郁,香得让人感到有些胸闷。接着便到达了皇姑幔顶峰。
但是那附近都没有合适的扎营地和水源,只能继续往前走,开始向正西南方向的锯齿山和皇姑幔间的混沟进发。开始十分钟还有一些不明显的小路,随即便被疯长的植物给淹没了。拨开树木看到飘浮地云海非常漂亮。在皇姑幔有树林遮挡看不清混沟的真面目,而在这里站在途中的一块巨石上可以很好地俯视深不见底的混沟,对面的锯齿山也清晰可见,你会发现这个 名字很形象,一座座小山峰整齐地排成了一条直线向西稍偏南方向延伸过去。
下沟的路很难走,而且沟也很陡峭,到处是大小不等、长满青苔的石头,而且大多是活石,石头间的缝隙、空洞被树叶和腐植土覆盖了,一不留神就会滑倒或掉进 "陷阱"摔跤,要提防难以发现的黑洞,一脚进去可不是闹着玩的。走到这里天有也差不多黑了下来,打开准备好的头灯,在这片原始密林里穿梭着,不时还需要攀爬或者四蹄并用的从树下钻,非常消耗体力,跌跌撞撞地走了许久之后,两条腿仿佛都已不听使唤了。
在这种路况下夜行,对人的心理是极大的考验,在途中想作短暂休息都有可能找不到可以坐的地方,走到这里大概已经下了一百米,找到扎营的地方至少还要再下降三百米。而且一路上都找不到水源。此处山体是泥土层上覆盖着大小碎石,基本上不可能找到地表水。如果是在夏天,密林中空气湿热,浑身粘腻的臭汗和头灯的光会引来无数蚊虫和粉蛾。
大概下到海拨1665米时,可以找到一小片丛林,可以在其中的斜坡地就地扎营。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