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城市 > 城市信息 | -来源: | 南平地处福建省北部,是福建的北大门,俗称“闽北”。地理上介于东经117°00′至119°17′、北纬26°15′至28°19′之间,居闽江上游,西与江西省接壤,北与浙江省毗邻。这一特殊地理位置决定了闽北既是福建沿海连接中国内内陆的走廊,又是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福建拓展经济发展腹地的前沿基地,又是闽渐赣皖经济协作的中心地带;在福建发展全局及中国东南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南平境内山峰耸峙,低山广布,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落其间,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貌特征,有武夷山、杉岭、仙霞岭、鹫峰山四大山脉,其中武夷山脉主峰黄岗山海拔2158米,是华东最高峰。南平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局部山区为中亚热带山地气候,常年平均气温17.9℃-21.2℃,无霜期247-339天,年降雨量1430-2032毫米。 南平是福建辖区面积最大的设区市。辖一区四市五县,即延平区、邵武市、建阳市、建瓯市、武夷山市、顺昌县、浦城县、光泽县、松溪县、政和县,共121个乡镇、19个街道办事处,1601个村委会、69个居民委员会,136个社区居委会,辖区面积2.63万平方公里,占福建省的五分之一,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现有户籍总人口304万人,常住人口286万人。 | 邵武市 | 邵武素有“铁城”之称,地处武夷山南麓、富屯溪畔,史称南武夷。1983年10月撤县建市,现辖12镇3乡4个街道,全市总人口30万,其中,城区人口14万,全市土地面积2852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2.15平方公里。
邵武是历史文化名城。邵武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化底蕴深厚,建城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曾为福建八府之一,历史上曾出了2个宰相、7个兵部尚书、 271位进士,邵武和平还是世界黄氏宗亲寻根谒祖之地,后唐工部侍郎黄峭后裔遍布沿海各省及台湾、香港、澳门和东南亚各国。宋代名相李纲、文学评论家严羽均是邵武人,革命战争时期曾先后设立过闽赣省委、闽中特委、福建省委等党的领导机关。
邵武是重要交通枢纽。鹰厦铁路入闽第一大站在邵武,316国道纵贯全境,距武夷山机场仅70余公里,福银高速公路入闽第一个互通口设在我市境内。武夷山-邵武高速公路正在加紧建设中,建成后,邵武至武夷山和泰宁金湖均只需半个小时。邵光高速公路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已通过预可。
邵武是绿色产业之乡。邵武是福建省规划建设的闽西北绿色产业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均耕地面积1.21亩,是福建重点林区和四大林产加工中心之一,有林地面积325.6万亩,其中竹林面积55万亩,林木蓄积量1506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76.2%。农业主导产业为优质米、烟叶和林业,同时积极培育茶叶、种苗园艺和药材种植新兴农业产业。
邵武是闽北工业重镇。邵武工业基础较好,原是国家“小三线”工业建设基地,工业基础和配套能力强,劳动力资源数量充足,且素质较高,拥有一大批熟练的技术工人。主导产业有精细化工、林产加工和纺织服装,拥有邵武化肥厂、华电邵武发电、中竹纸业、王斌装饰材料、正兴武夷轮胎、三嘉钢铁有限公司、双友金属、永飞化工等一批产值超亿元企业。
邵武是武夷旅游胜地。邵武地处闽西北“绿三角”之旅的中心,北接“双世遗”武夷山,南邻泰宁世界地质公园,境内山川秀美,景观众多,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天成奇峡是泰宁世界地质公园的重点组成部分,和平古镇是国家历史文化名镇。
[展开阅读] | 建阳市 | 朱熹故里建阳市位于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历史上,特别是宋代曾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东邻松溪、政和,南接建瓯、顺昌,西连邵武、光泽,北界武夷山、浦城,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省。远在4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劳动、繁衍、生息。东汉建安十年(公元205年)置建平县。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更名为建阳县。南宋景定元年(公元1260年),唐石里(今黄坑镇)产嘉禾一本15穗,诏改建阳为嘉禾县。元二十六年(公元1289年)复名建阳县,历明、清及民国。民国时期,建阳为第三行政督察专员公署所在地,第三战区长官司令部曾设于县城。革命老区分布于9个乡镇77个行政村。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建阳两度为地区行署所在地,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建市(县级市)。下辖10个镇、3个乡、190个自治村、14个居委会及3个国营农场。总人口33.77万人,面积3383平方公里。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占人口1.5%的畲、满、回、苗、壮、蒙、侗等21个少数民族,约5600多人。 建阳史称朱熹、蔡元定、刘爚、黄干、熊禾、游九言、叶味道等“七贤过化”之乡。与孔子齐名的我国著名的思想家、大哲学家、教育家朱熹晚年定居考亭讲学,四方学子不远千里前来求学,研究理学,著书立说,与蔡元定等创建学术史上令人瞩目的“考亭学派”,考亭也因此喻为“南闽阙里”,建阳称为“理学之乡”。如今每年清明节前后,远在美日韩及港澳台等海外朱子后裔都会前来祭祀拜谒,他所创立的南宋理学迄今仍被美国、日本、韩国、马来西来等国推崇。宋代以来麻沙、书坊雕版印刷全国闻名,“建本”图书远销海内外,是宋代三大印刷中心之一,有“图书之府”美称。建阳市人杰地灵,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是建阳童游人。13世纪,宋慈就撰写出世界第一部法医学专著——《洗冤集录》。此外,北宋诗人、画家僧惠崇,宰相陈升之,明代福建第一个状元丁显,刻书家余象斗、熊大木,医学家熊宗立,清代天文学家游艺等都是建阳人。建阳名胜古迹有革命遗址3处、古文化遗址132处、古建筑12处、古墓6处、古石刻3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唐-元代建窑遗址、宋代朱熹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唐代将口窑址、宋代宋慈墓),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8处。 建阳属中亚热带季风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冬短夏长,气候宜...[详细] | 武夷山市 | 武夷山市位于福建省北部,北纬27°27’─28°05’,东经117°37’─118°19’。东连浦城县,南接建阳市,西临光泽县,北与江西省铅山县毗邻。东西宽70千米,南北长72.5千米。总面积2802.8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1.98万人(2003年末),其中非农业人口9.66万人。通行闽北方言建瓯话。
武夷山市地处闽西北中低山丘陵北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黄岗山海拔2158米,为福建最高峰。崇阳溪纵贯南北。年降水量1960毫米,年均气温19.7℃。有武夷山机场;横南铁路、福分公路纵贯市境,为浦武公路终点。 武夷山市的名胜古迹有赤石爆动遗址、上梅爆动遗址、城村汉城遗址、遇林亭窑遗址及架壑船棺等。有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武夷山风景名胜区内建有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省级旅游经济开发区。
武夷山风景秀丽,历史悠久,人文荟萃,素有“碧水丹山”之誉。全市土地总面积2798平方公里,总人口22万人,辖3镇、4乡、3个街道、5个国有农茶场、115个行政村,境内拥有首批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国家一类航空口岸、全国第4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村古闽越王城遗址。1998年7月,被评为中国首批优秀旅游城市; 1999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处,世界23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之一。2000年,被评为全国首批4A级旅游区,2002年被列入中华十大名山。 主要特点有以下六个方面: 武夷山具有独特、稀有、绝妙的自然景观,属罕见的自然美地带,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代表。武夷山自然风光独树一帜。1982年11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武夷山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总面积70平方公里。武夷山景区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内一条幽深清澈的九曲溪盘环山中,两岸丹崖林立,千姿百态,九曲溪两岸分布着36奇峰、99岩,昂首向东,如万马奔腾,气势雄伟,千姿百态。山不高有高山之气魄,水不深集水景之大成。浮光山色中又散落着众多的古文化遗存,将人的思想、人的情感、人的智慧、人的劳动融于自然山水之间,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给人以浑然天成的和谐美感。1990年原世界旅游组织执委会主席巴尔科夫人在游览武夷山后欣然题词:“未受污染的武夷山风景区是世界环境保护的典范。” 武夷山是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是尚...[详细] |
|
实用资讯 | | 电话区号 | | | 邮编 | | 旅游电话 | | | 主要民族 | | | 地方方言 | | 最佳时节 | | 最近机场 | | | 气候状况 | | 注意事项 | | 景区地图 | 查看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南平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