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城市

景区

游记

线路

论坛

深度

图片

快讯

酒店

街区

市情

交通

PLOG
运城
运城
登录 ·注册
秋季·摄影·美食·汽车·问路
绛县
首页 > 省市 > 山西 > 运城 > 绛县 > 景区 交通 街区 酒店
绛县 - [景天下旅游网]
绛县
   绛县地处运城东北,太行之末、中条之首,与侯马、曲沃、翼城、闻喜、垣曲相邻,辖8镇2乡、205个行政村,总人口30.5万,农业人口25.7万,国土面积996平方公里,耕地45万亩。绛县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4′━110°48′,北纬35°20′━35°38′,县城海拔740米,在全市县城中海拔最高,境内山川众多,俗有“七山二岭一分川”之称(山地面积约占70%,丘陵面积约20%,平川面积约10%),年均降水量600毫米左右。境内有涑水河系、浍水河系两大水系,全县河流总长度204余公里,年均水流量0.7立方米/秒,地下水总储量约12.65亿立方米。绛县矿产资源主要有金、银、铜、铁、花岗岩等。其中石灰石、石英石、云母片岩储量较大。

  绛县历史悠久,留下了极为丰厚的人文资源,五帝时期,有帝喾之妻姜嫄的圣母庙和陵墓,晋献公、晋文公、晋灵公之墓都在绛县,均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西汉时期,大将周勃因骁勇善战,封其食邑绛县勃村,现“绛候封邑”古碑犹存;宋代状元张观出生于绛县范柴村;明代歪头山的作醮道场盛况有碑文记载,东华山的庙会一直延续至今;清代山西第一个探花乔晋芳,在故里绛县横水镇建有探花府。

  绛县地貌东南高峻,西北平缓,中条山横亘县境东南部。紫金山位于县境西北角,全县处于中条山东段西北坡倾斜部分,中条山主峰舜王坪距县境不远。县境内海拔一般在550-750米之间,最高海拔2047米(磨里镇垣址坪村南山),最低481米(南樊镇尧都村沟底)。其中,山区670.61平方公里,占67.5%;丘陵台塬178.83平方公里,占18%;平川144.06平方公里,占14.5%。县境内按浍河水系和涑水河水系分为塬上和塬下两大部分。塬上有卫庄、陈村、故绛、冷口、横水、郝庄6个乡镇,面积619.78平方公里,占总面积62.38%;塬下有南樊、大交、安峪、磨里4个乡镇,面积373.71平方公里,占37.62%。

绛县有山区美丽的自然风光,有天下第一县的文化品牌,五帝之首的尧王故里在绛县,西周倗国封地在绛县,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建都在绛县,汉代大将周勃封地在绛县。绛县历史悠久,史称故绛,是先秦历史文献《左传》中最早出现具体县名的县。《左传》鲁襄公三十年关于“绛县老人”的记载,是先秦经典文献中,第一次出现县制具体名称(?县)的记载。这说明此年(前543年)绛县已经存在,绛县设县的具体年代,应在此年之前,而且,设县年代可能会更早。因为,县制的形成、发展到成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记载中说,晋悼夫人宴请到“杞”国帮助筑城的民工时,因为征用了73岁高龄的老人,而问责于绛县的县大夫,还因此罢免了县里的“舆尉”,任命这位老人担任了绛县的“县师”(绛县博物馆内现存有清嘉庆二十二年刻石的《绛县师》画像碑;清乾隆版《绛县志》载有专门阐释这个历史事件的文章《绛老问答》)。按照《说文》中“寰”的释义,结合范文澜先生的观点:“县行政官长一般称为大夫。” 公元前543年,绛县的行政官长就是“大夫”,而且有“舆尉”和“县师”的官职,说明此时的绛县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相当完善的行政体制。“绛县老人”的故事,不是一个传说,它是有证可查的历史记载。“绛老”被历朝历代的文人墨客无数次引入诗词歌赋,《辞海》中也列入了“绛老”的词条。绛县是有史可查的“天下第一县”。

   绛县有源远流长的尧文化、晋文化,还有众多的寺庙道观、名士府邸、明清民居。文化底蕴深厚,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发展的潜力非常大。从中华文明历史上讲,绛县曾经是京畿之地;从生存环境上讲,绛县环境良好,是长寿延年之地,一直到现在绛县也是山西省人均寿命最高县之一。

  目前,绛县有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75处。2004年绛县横北村西周墓群的发掘以揭开古倗国地理谜团获得两项国家级大奖,继临潼兵马俑之后第二个获得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一等奖。此外还有周家庄、韩庄等72处新石器时代遗址以及254处明清古民居,特别是柴家坡古民居群被评为2010年山西省十大考古发现之首。

  绛县的自然资源丰富,开辟了不少奇特的自然奇观:“绛山晓日”光艳夺目;“沸水濂波”波澜壮阔;“龙涧早春”独占鳌头;“华峰晚照”风景如画;“凤岗叠翠”以秀雅别致著称;“石洞飞云”由气吞山河取胜;“浍滩落雁”遇人而不惊;“柏林积雪”过暑而不化。这些自然奇观对于旅游开发来讲,具有很大的利用价值。2013年全县接待游客28.09万人,旅游总收入3.26亿元。


   历史沿革

   绛县历史悠久,史称古绛。《左传》记载,晋平公称“绛”为“绛县”,这是“县”作为区域设置的最早称呼,是“天下第一县”。

   唐尧、虞、夏、商本境属冀州地。

  春秋属晋,周惠王八年(前669),晋献公派大夫建都城聚(聚,县城南5公里南城村,名车厢城),将群公子全部杀光,始将此地命为绛,从此即定晋都于绛(《史记》称“始城都绛”)。夏,献公为使宫殿更广大,命大司空修筑绛城。

  周简王元年(前585),晋景公迁晋都于新田(今侯马市一带),命新田为绛,故成原晋都绛为故绛。

  周安王二十五年(前377),韩、赵、魏灭晋,三分其地,晋亡。绛属魏曲阳地。

  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前221),置绛县,属河东郡。

  西汉高祖元年(前206),县境东北为翼城县,西南为闻喜县。属河东郡。

  东汉建武十一年(35),改绛县为绛邑县,属河东郡。

  魏正始八年(247),属平阳郡。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复置绛县(今翼城县),属正平郡。

  北魏太和十八年(494),置南绛县(今浍河以南),北绛县(今浍河以北),南绛县治所车厢城。仍属正平郡。

  北魏建议元年(528),置南绛郡,治所浍交川(今大郡村),属正平郡。辖南绛、小乡二县。

  西魏大统五年(539),侨置建州于郡。二十年(554),去南宇,为绛郡绛县。

  北周建德六年(577),改绛郡绛县为绛县,属正平郡。

  隋开皇元年(581),属绛郡。隋开皇三年(583),郡废,绛县属绛州。

  隋大业三年(607),州废,绛县属绛郡。

  唐武德元年(618),绛县治所由车厢城迁至今治,属浍州。四年(621)浍州废,属绛州。

  五代时期,绛县属河东道绛州。

  宋乾德元年(963),绛县为中等县,属河东路绛州。

  金天会五年(1127),绛县属河东南路绛州。

  元中统三年(1262),绛县为下(小)县,隶属同上。

  明洪武二年(1369),绛县属平阳府绛州。

  清顺治元年(1644),绛县属平阳府直隶绛州。

  中华民国(以下简称民国)3年(1914),绛县属河东道。

  民国26年(1937),属山西省第七行政公署。

  民国32年(1943)春,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第四行政公署。

  民国34年(1945)12月,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第二行政公署。

  民国37年(1948),属晋冀鲁豫边区太岳区第四行政专署。

  1949年3月22日,属翼城临时专属。

  1949年9月13日,属运城专署。

  1950年,属运城专属。

  1954年,属晋南专署。

  1958年11月,绛县建制撤销,东部归翼城县,西部归闻喜县,县境隶属同上。

  1961年5月,县建制恢复,隶属晋南专署。

  1970年,晋南专署分为临汾、运城两专署(后改为行政公署),绛县属运城行政公署。

  1990年,隶属未变。
相关新闻 (绛县)相关内容
关于景天下 关于本站 常见问题 关于本站 帮助中心 联系方式 管理中心 会员注册 XXXX
www.viewf.com Powered & Designed by 景天下旅游网. Copyright 200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ervice@viewf.com | QQ: 2321636390 最佳分辩率:1024X768以上 | 粤ICP备14003813号
今日总访量(PV): 49602  当前在线:2024 (历史访问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