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游广东 寻赏岭南秋色 |
莽莽林海,一望无际,古木参天,松柏苍翠,高山杜鹃,南岭箭竹,奇花异草,珍离鸟兽,令人赏心悦目。自山脚而上,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矮林三个垂直景观带各有意趣,尤以古相苍劲,千姿百态的广东松闻名。
气候垂直分布十分,夏季的南岭是避暑胜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朝暮之间,瞬息万变。云海日出, 壮丽多姿,时有佛光奇景,隐现于彩虹之中,无时不带给游人种种遐想。
雄伟的山峰景观,幽静的溪... |
景天下旅游网 2007-10-12 |
|
春日十大踏青好去处 |
掩映在山林怀抱中的林坑古村落,是楠溪江流域保存最完整的山地民居。那些黑瓦覆盖的木屋,无序中显自然,纯是一群朴素自然、洒脱不拘的农家院舍。
玩法提示:赏永嘉楠溪江美景,体验农家生活情趣。
[b]10.南京梅花山[/b]
梅花作为南京市的市花,一直受到南京市民的喜爱,每年春季到梅花山赏梅更是南京人传统的踏青项目。南京的梅花山是中国四大梅区之一,占地面积400多... |
市场报 2008-04-01 |
|
秋季旅游十大秋色值得看 |
河北承德坝上
“这是一个北方暮春的黄昏,白杨萧萧,草木葱茏,淡红色云朵在最后静止不动,看见了饱含香脂的松树……”这是海子的诗《北方树木》。秋季走进坝上,你就会有这样的感受,树叶和草都开始改变自己的颜色,天高云淡,四处都潜藏着一丝寂静。
浙江杭州西湖
“万顷湖平长似镜,四时月好最宜秋。”这是古人对西湖十景之一——平湖秋月的描述。感受平湖秋月的... |
焦作日报 2007-10-15 |
|
绍兴:古城水乡 千年风韵 |
般的,远望恍然就是水上桃源人家,右侧却是让人意外的廊道,惊喜绍兴竟也有烟雨长廊,旋卧水上,一根根盘底木柱支架,廊道仿佛就是铺在水上的桥,接上谢公桥,古道意韵便一路穿行。黑檐廊道,黄木般质朴,百米之长虽比不过西塘,内里也没有西塘的阔绰,不似西塘的廊与水之间尚余空地,它抵水而平,廊道人家就与水更多了一分亲近。
少人走动,这里的烟雨长廊比西塘寂静得多。雨中,昏暗廊道守着空寂,而左岸民居则在光... |
21CN旅游 2007-06-17 |
|
阳朔:慵懒时光 西街往事 |
青花印染布和原木散发出一种醇厚的亲和力,在黑人蓝调的音乐中,和西班牙红景泰蓝一起,合奏出一曲含糊的故乡他乡的情氛。
原始人部落,大番薯书上那个烤鸡最好吃的西餐厅,隔着玻璃就看见一群人在里面大口的啃着烤鸡,跑过去问的时候,才郁闷的发现好吃的东西要预定,饥肠咕咕的从店里出来,心里便开始发狠明天一定要搞只西街有名的烤鸡来吃。
... |
21CN旅游 2007-05-19 |
|
暮春三月 柔美如花 |
初春的嫩草从古老的青石路石缝中挤出,苍老的木结构房最高不过两层,大多建在河道两旁。镇上居住的多是老人,年轻人都到外面寻求发展去了。河道边还有人在洗菜,专门接待游客的乌篷船上正在举行武术、戏剧等当地民间特色表演;到苏州去,你能感受到工业苏州和古典苏州的融合,留园、拙政园等经典的园林,仍然让人感觉优雅、诗意,漫步园中,仿佛随时都会遇上张生、崔莺莺这样的才子佳人,春天已是“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广州日报 2007-03-06 |
|
中国十大赏雪胜地 |
山上终年积雪,故以"玉山"称之。隆冬季节,一座座白雪皑皑的山峰,与苍翠的林木交相辉映,美不胜收,不愧为台湾"八景"之一。
... |
21CN旅游 2006-11-27 |
|
登岳阳楼,数不尽千年沧桑 |
走下岳阳楼的时候,连步履都变得有些沉重,踏在木质的台阶之上,发出咚咚的闷响,仿佛是历史的回声。不远处就是岳阳楼码头,去往君山的快艇正在那里等着我们呢。
丙戌年七月廿六补记于知秋斋
... |
21CN旅游 2006-09-04 |
|
中秋节的由来与传说和各地习俗 |
中秋晚上便点火燃烧,燃料有木、竹、谷壳等,火旺时泼松香粉,引焰助威,极为壮观。民间还有赛烧塔规例,谁把瓦塔烧得全座红透则胜,不及的或在燃烧过程倒塌的则负,胜的由主持人发给彩旗、奖金或奖品。据传烧塔也是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的由来。
江南一带的民间在中秋节人习俗也是多种多样。南京人中秋爱吃月饼外,必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于桂子飘香之时应市,肥而不腻,味... |
2006-08-04 09:54:13 |
|
婺源:遗落的山水旧梦 |
学白天所有的速写作品汇结到一起进行评讲,有全景的,有局部的,有的学生当天的作业达5张之多,有的将一扇木门绘制得入木三分,有的将一堵墙描绘出感情……在这里,你不用担心村民会赶你走,有时你在他家作画时因家人要外出办事,主人只说一句“画完了关上门”就走。短短的几天时间,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个朴素的山村,舍不得离去。在回程时路过一大片油菜地,有些同学抵挡不住这迷人的金黄,扎到菜花堆里留影,要不是我告诉他们有老... |
21CN旅游 游遍天下 2006-07-18 14:22:44 |
|
专题:边城 |
近六月时,天气热了些,老船夫把一个满是灰尘的黑陶缸子从屋角隅里搬出,自己还匀出闲工夫,拼了几方木板作成一个圆盖。又锯木头作成一个三脚架子,且削刮了个大竹筒,用葛藤系定,放在缸边作为舀茶的家具。自从这茶缸移到屋门溪边后,每早上翠翠就烧一大锅开水,倒进那缸子里去。有时缸里加些茶叶,有时却只放下一些用火烧焦的锅巴,乘那东西还燃着时便抛进缸里去。老船夫且照例准备了些发痧肚痛治疱疮疡子的草根木皮,把这些药搁... |
INTERNET 沈从文 2006-07-09 23:39:0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