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古城水乡 千年风韵 | | 来源:21CN旅游 作者: 创建日期: 发表日期:2007-06-17 16:21:51 阅读:4331 P:4/5 |
|
白影民居、绿荫秀水的来时路,向南眺望更见水色绵长,一绺闲幽尽归于府山的烟雨苍茫中。
顺着石板路,街河东头,非常惹眼的一道照壁,“天官府第”的墨迹清晰地倒映水中,让人好奇不已,应该就是吕府的标志了,这一围湖道街河,倒像私家风景的吕府界河,自有一种大家之气、书香之气。
临近照壁,绿荫老树下的东沿街道,无比亲密是近与岸平的河水,混着叶香草香的湿润水气,让人动心的还有南岸一带抵水而筑的民居,斑驳灰墙独踞水上,参差黑檐的影子透映水中,竟在这江南水乡树出一派徽州印象,原来黑瓦下白墙被水气长年累月的熏黑,却教人想起泼墨式的文化传承,还有历经沧桑静守岁月的古镇村落来。
抵着桥洞往北,左侧临河屋舍,轻烟疏淡水墨画般的,远望恍然就是水上桃源人家,右侧却是让人意外的廊道,惊喜绍兴竟也有烟雨长廊,旋卧水上,一根根盘底木柱支架,廊道仿佛就是铺在水上的桥,接上谢公桥,古道意韵便一路穿行。黑檐廊道,黄木般质朴,百米之长虽比不过西塘,内里也没有西塘的阔绰,不似西塘的廊与水之间尚余空地,它抵水而平,廊道人家就与水更多了一分亲近。
少人走动,这里的烟雨长廊比西塘寂静得多。雨中,昏暗廊道守着空寂,而左岸民居则在光亮中悠然,绿柳枝下枕河民居,船坞一般出据风景,水墨影像错落丰盈,它与廊仿佛天生姐妹,水上都有祥和的神情,古村落般的气质,岸边偶而的涮洗声和出一方宁静,在水中晃荡那是昔日的烟火气息。
走上廊道,红灯笼下,高耸石桥一身青绿映得水色鲜亮。远处回头难忘曾醉于此:一道红灯黑顶黄木廊道,一侧灰墙黑檐参差的民居,紧锁两端的青藤石桥前,如往来人声般悠长的廊影,在水中沧桑的岁月屋影,和桥影一起斑驳水面,简朴自然不失韵味的旧日生活,落寞中却教人羡慕遥远年代的不离不弃,是它教得这里的一切都那般从容沉静。黑灰色在这里有特别的味道,而视野又总不会显平淡,宽绰水道,还敞开清秀园门,看得见桥洞那头白墙绿树的婉约,石桥上方还隐现远山一角,通透水道在僻静之中,自有一番人间的古朴诗意。
北行尽头南望,面前的水道宽展如湖,湖水正前方跳出拱桥,而桥上是从云雾中透出的府山峰影,天地一色青黛,廊道似廊桥,水廊似画廊,湖光山色廊道村落,真像深山中的徽派风景,灰调、雅致之美和谐得让人难忘。
小贩叫卖声在水上回荡是醇厚的绍兴腔,留恋西小街的风景,同样因为它是原汁原味的绍兴味,没有被人为破坏,也似没有被特意开发,历史遗存、自然风景共融于平民街巷,这真是绍兴最让人回味的地方,也是再回绍兴之第一去处。
似一坛千年老酒,绍兴让人越品越香,越走进它的僻静深处才越知什么是古城风范。所以王羲之题扇处的“韪扇桥”并不是一座枯燥的遗存,藏于老街,横跨水屋,正对着府山青烟,石板上的古意却是活脱悠然。明才子徐渭的青藤书屋,在七拐八拐的巷子内,小巧别致的庭院,百年 “阿漱藤”,小池老树园门、古井青竹“自在岩”,寂寞逍遥的灵性味儿,不由不教人灵魂顿足,几分羡慕。东西咸欢河在鲁迅故居背面,紧靠土谷祠、长庆寺,值得一看是因为那里依稀可见晨烟暮霭的水乡景致。而绝佳的风景,常在台门之外,鲁迅故居街屋背后,连着老台门客栈和三味书屋门前的那条小河,热闹中的僻静处,自有其乐,从西往东寻过去,但见白壁黑檐列于两岸,几座板桥隔湾相对,明秀雅致之景,绿荫青水映出江南的水灵。小河东端所见则又印证着人们的绍兴印象,看叶芽儿似的乌蓬船泊在岸边,戴乌毡帽的老船夫静候船上坐如一尊雕像,来往的喧闹声似乎并不能把他惊动,一种在寂寞中保守传统的老绍兴生活,而书屋对面的照壁上, “我以我血荐轩辕”几个大字又照亮它的多彩个性。
一个烙下王羲之、谢灵运印迹,诗人、文学家、画家后继不断的地方,其人杰地灵之气已让人感慨,而在这诗性、敦厚的温柔水乡,竟还辈出激进、革新派人物,绍兴的多面性颇值玩味。陆游、王冕、徐渭、蔡元培等,这些还算得是绍兴史上的温和一派,而近代的绍兴人,却男女一律平等的激进开放,共和国的总理周恩来生在绍兴,作为绍兴名片的思想家鲁迅,他的刀笔投枪,犀利思想至今尚无二人能出其右。而这里还出了开中国历史先河的激进派女英雄秋瑾。
绍兴的人文内涵真是丰盛,人文魅力真是说之不尽,还在和友人谈论绍兴性格和鲁迅偏激性的一面,人已不觉走到古轩亭口。
正对轩亭口牌门,路东是秋瑾的雕像和孙文“巾帼英雄,鉴湖女侠千古”的题词,天已黑,还陆续有些游人在此拍照,而秋瑾的就义处就在路中心,“秋瑾纪念碑”就在往来的车流中,伫足在古轩亭口,看着夜幕下闪烁的灯火,想着今日的热闹与昔日的悲壮,不由会有感慨。“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的秋瑾,会想到一个年代的英雄情怀将渐湮灭于物质崇拜的繁华中么?
(本页最后编缉:2007-06-17 17:53:2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