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军军将领旧居

主页

城市

景区

游记

论坛

深度

图片

快讯

酒店

购物

交通

概况
首页 > 省市 > 安徽 > 合肥 > 景区登录·注册
更多照片 虚拟实景 交通 线路 游记 深度 论坛 图库 相约同游 酒店住宿 优惠预订 更多
    据地方史料记载,我县目前已知本籍淮军将领参将衔以上人员有81名,其中提督衔以上者35名。这些历史人物的旧居——圩堡,曾经在其家乡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以其独特的清晚期建筑风格林立于世,饱含着淮军文化史的演变历程。
  圩堡,乡民俗称圩子。且分旱圩和水圩之别:旱圩,即占据相对安全空间,建在岗领台地上的圩堡建筑;水圩,则四周挖濠引水,以河设障,防范外侵。肥西圩堡建筑群旱圩较少,水圩居多。乡民对圩堡的称谓简单明了,易于辨别,他们在圩字前面加入圩主的姓氏排行,路人便知晓是谁家的圩堡了。如:唐三房圩、唐五房圩。也有一些圩堡沿用地名取名或用“新、老、大、小”字样作区分。如:鸽子笼圩,周老圩、周新圩等。
  完整圩堡建筑的立体视觉,早已被历史时光所磨灭,时而谈及它的只是老人记忆里的星星点点。在珍惜传统文化的今天,人们开始接受它,是它的那一段史实、那一章地域文化和那一道特色的建筑景观。合着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的节拍,在蝉鸣热烈的喧嚣季节里,在朔风刺骨的断壁残垣下,终于从过往尘埃的积淀中重新拾回圩堡建筑群的原本概貌。

 圩堡建筑起源、演变流程
  “……公始闻贼警,即大出资,振贫户,倡率团练……于是公知兵祸且亟。诏乡人保境待时,筑堡于周公山下殷家畈。峙粮储器,阻河以为险”(《合肥张氏族谱》李鸿章《张荫谷墓表》篇)。衔接全文。这段文字记述了两广总督张树声之父张荫谷先生于咸丰年间,为声援官兵对抗范境的太平军率先在其家乡团集乡练,筑堡御敌。这段文字同时提示了肥西兴建圩堡的特定历史背景和圩堡建筑的文化起源。
  由于太平军兴起和地方奸民啸聚肆为不轨,在朝廷无力顾及地方安宁的情势之下,肥西各地的智者强人为保护自我扶弱桑梓之需要,以“捍卫井里”为旗帜,相继牵头办起了地方武装——团练,遂效仿张翁聚乡邻之力以山为背以濠为障遍筑圩堡。于是,肥西圩堡建筑群便在这时局动荡的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逐步形成。咸丰三年(1853),太平军攻克安庆后,“全皖皆陷于贼,而肥西一隅独保”(刘铭传《唐氏谱序》篇)。在清兵与太平军长期胶着战争状态下,庐州一陷再陷,然而太平军在庐州西乡(肥西)的战斗中却遭到了地方团练武装的顽强抵抗,圩堡间相互联动,互为犄角给太平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连太平军后期名将陈玉成、李秀成也畏惧三分,“噤舌相戒,勿范三山”(《张荫谷墓表》,三山:紫蓬山、周公山、大潜山)。圩堡在以冷兵器为主要装备的战争年代充分发挥了它的建筑防御功能。
  初期的圩堡建筑是在团练组织的财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可想而知圩堡建筑的前期是粗糙简陋的。同治元年(1862),肥西团练武装得到时任江苏巡抚李鸿章的举荐转制为淮军。是年春,开赴江南,离别家乡。试想,咸丰年间的圩堡建筑,应是圩堡建筑的雏形时期。
  淮军作为清朝政府继湘军之后的生力军,能征善战,剿捻、灭太平军,所向有功。昔日的团练首领们因功勋卓著,获得皇室封赏授衔。同治七年前后,国事稍宁,肥西籍的淮军将领们得旨谕允先后衣锦还乡,给圩堡带来了二次建筑革命,使其走向成熟。
  圩堡在第二次的建设热潮中,有的在原址基础上翻修、扩建,有的屯田圈地另选新址,也有的放眼于邻县。圩堡由早期的泥、石结构向砖、瓦结构转变,由“草圩子”(乡民称没有砖瓦的房屋建筑)向朱门豪宅的建筑方向发展。有的圩堡经历了几代人的不断改造,有的圩堡是淮军第二代将领兴建起来的。前后通过了30余年的长期发展,成熟后的新型圩堡建筑群以其宏伟壮观和森严壁垒的霸主气势雄踞一方,辉煌几近百年。兴衰沉浮。由于社会变革和淮军将领后代的政治地位变化,圩堡建筑的文化内涵也由鼎盛时期
...[展开阅读]
淮军军将领旧居出行交通攻略
公交查询: [淮军军将领旧居]
实用资讯
详细地址肥西县
景区门票
开放时间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联系QQ
小贴士
推荐度
景区地图指示
淮军军将领旧居
淮军军将领旧居
合肥
相关信息 (淮军军将领旧居)日期
相关评论及补充 (有 0 个评论)更多的评论,请到 景区评论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合肥论坛]

关于景天下 关于本站 常见问题 关于本站 帮助中心 联系方式 管理中心 会员注册 XXXX
www.viewf.com Powered & Designed by 景天下旅游网. Copyright 200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ervice@viewf.com | QQ: 2321636390 最佳分辩率:1024X768以上 | 粤ICP备14003813号
今日总访量(PV): 9112  当前在线:3735 (历史访问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