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寺是福建省最大的佛教建筑之一,闻名海内外,全寺占地面积约70000平方米。它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曾与洛阳白马寺、杭州灵隐寺、北京广济寺齐名。开元寺初名“莲花寺“,后改为“兴教寺”、“龙兴寺”。唐开元二十六年(公元739年)唐玄宗下令全国各州建一座开元寺,遂改现名。 开元寺,在泉州市西街,始建于唐武则天垂拱二年(686年)原名“莲花寺”,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改名开元寺。寺院占地约3公顷,主要有大雄宝殿、甘露戒坛,东西塔等建筑。其中大雄宝殿是中轴线的主要建筑,高20米,气势宏伟。殿前的双塔东西对峙,始建于唐代,原是木塔,现存的石塔是宋代重建的,体现了宁代泉州石建筑和石雕艺术的高度成就。
开元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重点佛教寺院、首批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福建省十佳景区。座落于鲤城区西街,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其规模宏大、构筑壮观、景色优美,现面积78000平方米。主要古迹有唐代的“桑莲古迹”、北宋的“甘露戒坛”、南宋的“东西双塔”和明代重建的“大雄宝殿(百柱殿)”等。
   开元寺拔地而起的石头双塔耸立于拜亭两侧的广场中,相距约200米,高插蓝天,巍峨壮观。石塔为巨型花岗石雕砌而成,造型仿中原的楼阁式木结构,平面八角,五层五檐,每层都有神态各异、栩栩如生的佛教故事雕像,是我国古塔中不朽的巨作。它是我国古代石构建筑的瑰宝,历史文化名城泉州的标志。
  “佛国名传久,桑莲独擅声”,泉州开元寺以其悠久的历史,神奇的传说,独特的格局,巧妙的建筑,珍贵的文物,优美的艺术和卓越的声誉,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传统特色,吸引着海内外的旅客。
旅游提示:游览开元寺,景观怡人,讲究卫生;佛殿内禁止拍照;登塔楼参观需提前预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