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乌江是长江南岸最大的一级支流,全长1050公里,乌江有南、北两条河源,南源三岔河发源于威宁县的香炉山,北源六冲河发源于赫章县的大坡山,两源在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中国村社发展会命名为“中国特色旅游村”的黔西县新仁乡化屋基汇合,化屋基以上至香炉山为乌江的上游段,以下至思南为乌江中游段,思南至涪陵入长江段为乌江下游段。从毕节地区威宁县的香炉山、赫章县的大坡山“两源”发源地至汇合处东风湖(化屋基)至荆江野济河,湖水清澈澄深,倒影沉碧,宁静秀丽,两岸峰壁险峻,气势恢宏,断层壁画神秘多姿,鬼斧神工,景观众多,有“山似三峡而水胜三峡,水似漓江而山胜漓江”的美誉,是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因此称乌江源百里画廊。2009年,乌江源百里画廊支嘎阿鲁湖、东风湖、索风湖被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GN、世界文化地理研究院(ICGA)、亚太环境保护协会(APEPA)、世界遗产研究院(WHI)、中华口碑中心(CPPC)、《中国西部》杂志社、中华绿色版图工程生态示范基地等机构联合评定,入选《中国十大喀斯特美丽湖泊口碑金榜》排名首位。乌江源百里画廊旅游区是贵州省水上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的乌江流域旅游区重点产品,是打造自然观光产品的国家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乌江源百里画廊“三大连湖”(即:支嘎阿鲁湖旅游区、东风湖旅游区、索风湖旅游区)
乌江源百里画廊东风湖旅游区属国家级旅游资源,位于黔西县南部,321国道公路旁,因修建东风水电站而形成。湖区总长62千米,宽度60—1000米之间,湖水面积近20平方千米。湖水清澄,倒影沉碧,宁静秀丽,两岸峰壁险峻,气势恢弘,且多瀑布山泉跌落湖中,是千里乌江上最美的崖壁画廊。景区交通方便,距省城贵阳80千米,距黔西城33千米,水路连通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织金洞,形成贵阳西部风光一绝。景区主要景点有号称“小织金洞”的溶洞奇观八仙洞,天下第一大座佛水西座佛(罗汉山),金庸先生题名的天竹峰,人面狮身、天鹅戏水、红运天书、大鹏展翅、天蟾静卧、灵猫戏鼠、水西姑娘、返老还童、哈冲燕城。湖畔的化屋苗寨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被贵州省文化厅命名为“苗族歌舞之乡”。
化屋基位于黔西县新仁乡东风湖化屋基中心湖区岸边,距县城40公里处,距省城贵阳80公里,被命名为贵州省“苗族歌舞之乡”,2008年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09年被中国村社发展促进会评定并授牌为“中国旅游特色村”,是东风湖水上旅游的一个重要结点,依山临水、环境幽美,独特苗族打舞芦笙舞、板凳舞、原生态民歌等苏州歌舞,浓郁的民族风情,极具特色的苗族蜡染剌绣、化屋生姜等旅游产品,吸引了众多游客。
近几年来,在民建中央的帮扶下,黔西县深入挖掘化屋基民族特色。一是投入3000多万元进行旅游开发,建成了321国道大关处至化屋的旅游公路油路和化屋环湖游道、极富有民族特色的“化屋民族风情园”、旅游码头;完成化屋所有住户特色民居改造、院坝和户间便道石板铺设;建成了蜡染刺绣坊2家;造游船3艘;为化屋基全部村民制作了苗族服装;完成了景区标识系统建设;完成了景区寨门门楼、观景台、观景台文化墙、游客广场及舞台、村综合楼建设;化屋景区游客接待中心及旅游厕所、广场青石板铺设及绿化即将完工;引进资金800万元建成的化屋度假酒店已获批三星级旅游饭店,打造了8户农家乐。化屋基以环湖公路为界,沿湖河岸种植荞花,路旁山地分樱桃带、桃李杏带、科技枇杷带、金秋梨黄花梨带、速升杨树带等五带种植果木林和经济林,从省外引进了柑桔、樱桃、桃、李、杏等树苗,在沿湖河岸种植经果林1000亩;化...[展开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