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西湖是广东省第一批省级风景名胜区之一,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颖州西湖齐名。宋朝诗人杨万里曾有诗曰:“三处西湖一色秋,钱塘颖水与罗浮”,说的就是这三大西湖。有“海内奇观,称西湖者三,惠州其一也”和“大中国西湖三十六,唯惠州足并杭州”的史载。当然,这三个西湖的出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们都曾经是宋大文学家苏东坡被贬到过的地方。“东坡到处有西湖”,苏东坡给西湖留下胜迹,而胜迹更因东坡而倍添风采。
   西湖原是横槎、天螺、水帘、榜山等山川水入江冲刷出来的洼地。西枝江改道后的河床遂成为湖。其西面和南面群山环抱,北依东江。景区面积3.2平方公里,其中水面1.68平方公里。湖水深浅不一,一般在1.5米左右,个别水深3至4米。
   西湖由五湖、六桥、七山、十六景组成。
五湖指:平湖、丰湖、南湖、菱湖、鳄湖; 六桥指:拱北桥、西新桥、明胜桥、圆通桥、迎仙桥、烟霞桥; 十六景指:玉塔微澜、苏堤玩月、象岭云飞、榜岭春霖、留丹点翠、花洲话雨、红棉春醉、荔莆风清、西新避暑、孤山苏迹、花港观鱼、飞岭览胜、芳华秋艳、丰山浩气、南苑绿絮、准堤远眺。这些景点品题精趣、与现实较为接近,更为淅外人士和国内游客所赞誉。    
|
夏日惠州 游醉美西湖忆东坡 |
夏末,气温依然在高位,没有下降的意思,找个清凉的地方避避暑。
惠州西湖,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位于惠州市城区西部,环城西路西侧,由平湖、丰湖、南湖、菱湖、鳄湖等组成。
西湖湖水面积大,绿树成荫,是市民夏季纳凉的好地方,也是游客来惠州旅游的必游景区。
|
宝塔山 |
 | 宝塔山(泗洲塔)。(2011.8.20) | 泗洲塔又称玉塔,俗称宝塔,苏东坡寓惠改为大圣塔。位于惠州西湖西山,是湖上最古建筑物。始建于唐中宗年间,为纪念泗洲大圣僧伽而筑,北宋文学家苏轼谪居惠州时称之为大圣塔。明代嘉靖42年(公元1584年)塔毁,明万历初改建为亭。万历46年(公元1618年)又重建为塔。当明月升起,凉风拂湖逐波而过,湖光灿闪,屹立在西山的泗洲塔,倒影入湖,诱得坡仙颂出:“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佳句,构成西湖游客赞不绝口的“玉塔微澜”一景。 据传唐代龙朔年间,西域名僧僧伽大师来中国,后在长安圆寂,唐中宗为他在泗洲建塔。于是,各地仿效泗洲建僧伽塔,故称为泗洲塔。宋代苏东坡谪居惠州时,称此塔为大圣塔,又称玉塔,有“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的诗句。明月东升,晚烟薄窄,微风舒波,塔影卧其间,曰“玉塔微澜”。每当夕阳西下,“倒影入湖塔影长,湖光袅袅动斜阳,不知自起浮图日,几度金乌下复翔”,名曰“雁塔斜晖”。 塔外为7层,内13层,砖木结构,为楼阁式佛塔。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塔毁,万历初年改建亭,四十六年(1618年)复建塔。光绪初年,雷破塔顶一角,长了一株榕树,丘逢甲诗云:“行人欲问朝云墓,看取亭亭塔顶榕。”建国后修复,增建了步级扶梯。山上绿树成荫,亭廊排映,景色秀丽,登塔眺望,惠州全景尽收眼底。 此塔重建至今,已有360余年历史,是惠州现存最古老的建筑物之一。清朝光绪年间,塔顶遭雷击,损坏一角,直至1955年才得以修复。尔后,又几经修葺,加固外墙,粉刷塔身,修补塔顶,加铺楼面,使这一古老的建筑物焕发青春。登塔赏景,意境清新,每登一层,视野开阔一些,东、南、西、北,景色各异。登上绝顶,惠州全景美不胜收,“玉塔鸟瞰”不失为西湖一景。 泗洲大圣僧伽 泗洲大圣即唐朝初年西域何国人僧伽(何国在今吉尔吉斯斯坦的阿尔别希姆),他在唐高宗龙朔元年(公元661年)到中国泗洲临淮县(今江苏境内,原有泗洲城,清朝康熙年间沉入洪泽湖,[泗洲其实即今天安徽泗县前身,不知何故许多书籍都印为隶属江苏-----野马补充])建起了普照王寺,传经布道。他道行高深,名声远播,虽不是佛祖而受到佛一样的礼遇,人们甚至造寺庙供奉。公元708年,僧伽应召入长安,公元710年3月2日圆寂,享年83岁。当时的皇帝唐中宗为其敬漆肉身,送回泗洲临淮起塔供养,奉其为“泗洲大圣”。后寺塔毁于火,...[阅读全文] |
惠州西湖出行交通攻略 |
自驾:过惠州大桥后转入环城西路。 自助:1、惠州西湖有多处入口,其中以东大门为主要入口,位于环城西路,公交车以平湖门站为基点,市内有多路公交途经平湖门。 2、各地到惠州汽车总站后,出正门右拐是鹅岭北路,一直行到圆通桥,这里就已经是西湖的组成部分了,到东大门则继续过圆通桥后左拐入环城西路,十几分钟即可。 |
公交查询: [平湖门] [西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