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阁

主页

城市

景区

游记

论坛

深度

图片

快讯

酒店

购物

交通

概况
首页 > 省市 > 四川 > 广元 > 景区登录·注册
更多照片 虚拟实景 交通 线路 游记 深度 论坛 图库 相约同游 酒店住宿 优惠预订 更多
    剑阁县城所在地普安镇,位于县境中部偏北汉阳山麓,闻溪河畔,自南北朝至今,历为郡、府、州、县治地,以古普安县设此得名。唐时普安已成为军州重镇。宋末殷切毁于战火,明代复为剑州治所,重筑城墙,整修街市,州衙建在城中央高阜处。清代仍为州治,并设普安驿。
    民国元年,普安为剑州治地,改为剑阁县后,县公署设在原州衙内。民国24年6月,四川省第十四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在城区设立。川陕公路建成后,县城地当川陕要冲,民国29年始设普安镇。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下属机构内迁,城区党政军机构增多,难胞留城,军队过境,各种往来活动频繁,到民国38年已成川北地区政治、军事、文化活动的重要地区。

.剑阁旅游:
一、剑门关:
剑门关距县城30公里,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92年被林业部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剑门关壁立千仞,横亘绵延。若天垒城郭,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唐代诗人李白《蜀道难》中有云:“黄鹤之飞沿不得过,猿猱欲渡悉攀援”,极写剑门关之艰、险、难。“翠云廊”古驿道以县城为中心,南至阆中,西接梓潼,北达昭化,蜿蜒三百余里,号称“三百里程十万树”,道旁古柏参天蔽日,多系明代栽植,是世界是保存了完整,规模最大的古柏群。中有一株奇特树种,松柏枝叶杂生,被命名为“剑阁柏木”,目前发现的仅此一株,被誉为“国之珍宝”。县城鹤鸣山,文物考证系中国道教发源地,以“三绝”闻名遐迩,一是唐代颜真卿手书《大唐中兴颂有序》摩崖碑;二是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撰《剑州重阳亭铭并序》碑;三是北朝晚期与唐代道教摩崖造像,凡二十一窟,石刻技艺精湛,人物逼真传神,内蕴博奥深微,堪称我国道教石窟艺术中的瑰宝。武连镇北武侯山麓觉苑寺现存明代《佛传》壁画,共十七铺173.58平方米,209个故事。画幅宏大,构图奇特,张澜、张大千、邵宇等大师赞之为“艺苑奇珍”。
二、翠云廊:
翠云廊公路南起七曲山大庙,北止于剑阁县,全长约50公里,公路两旁生长着近8000余株古柏(含剑阁至阆中段的翠云廊),号称“三百里长程十万树”。
由近万株行道古柏组成的绿色长廊,民间又叫“皇柏”,也称为张飞柏,传说是当年三国名将张飞驻守蜀国阆中时号召人民所植,据史料及民间传说,古柏是历代开成的群体,其栽植时间,上起秦汉,下至明朝中叶,历时2000余年。随着古蜀道的开拓和驿道整修,路旁留有自然生长的树木,也有大量的人工栽植的行道树,逐渐形成数百里的林荫大道。

三、觉苑寺:
觉苑寺位于四川省剑阁县西南的武连镇,距离县城普安镇43公里。整座寺院坐北朝南,背靠武侯坡,西临小西河,著名的剑门古蜀道从寺庙东侧穿过,是人们寻古探幽的必经之地。寺院建筑全为木质结构,依法营造,依地势从南往北向上递进,属四合院的建筑格局,主要建筑均置于中轴线上。前为藏经楼(又名天王殿、逍遥楼),中为大雄宝殿,后为难音殿,左右两侧为保存完整的厢房。全寺建筑总长80米,宽40米,占地面积3200平方米。
据考证,觉苑寺始建于唐代元和年间(公元806~820年),名弘济寺。北宋时,皇帝赐名觉苑寺。南宋新建大藏经阁,元末寺庙毁坏。明代中期,此寺更名普济寺,总体的建筑格局基本形成,尤其是在大雄宝殿内制作了泥塑、木雕和石刻,并在殿内四壁绘制了场面宏大、内容翔实、金碧辉煌的佛传壁画,使古寺更加熠熠生辉。清代,复名觉苑寺。此后,历经维修,特别是1984~1987年间抢救性维修,更使古老的觉苑寺焕发了新的生机。

四、剑门蜀道:
最早的蜀道可能建于3000多年前剑门蜀道,属蜀道南段,自秦惠文王开辟剑门蜀道,及至《华阳国志》说,蜀
...[展开阅读]
剑阁出行交通攻略
公交查询: [剑阁]
实用资讯
详细地址剑阁县
景区门票
开放时间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联系QQ
小贴士
推荐度
相关信息 (剑阁)日期
相关评论及补充 (有 0 个评论)更多的评论,请到 景区评论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广元论坛]

关于景天下 关于本站 常见问题 关于本站 帮助中心 联系方式 管理中心 会员注册 XXXX
www.viewf.com Powered & Designed by 景天下旅游网. Copyright 200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ervice@viewf.com | QQ: 2321636390 最佳分辩率:1024X768以上 | 粤ICP备14003813号
今日总访量(PV): 13396  当前在线:1344 (历史访问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