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口

主页

城市

景区

游记

论坛

深度

图片

快讯

酒店

购物

交通

概况
首页 > 省市 > 山西 > 朔州 > 景区登录·注册
更多照片 虚拟实景 交通 线路 游记 深度 论坛 图库 相约同游 酒店住宿 优惠预订 更多
    在现右玉县城西北35公里处,有一座历史悠久的边隆重镇——杀虎口,它曾以重要的军事地位而驰名遐迩。《朔平府志》载:“长城以外,蒙古诸蕃,部落数百,种分为四十九旗……而杀虎口乃县直北之耍冲也,其地在云中之西,扼三关而控五原,自古称为险要。”它又以重要的交通位置著称于世,当京包铁路未开通之时,是中原和漠南的通衔要道。它还以众多的人口,兴隆的商业,发达的文化,星罗棋布的古迹而远近知晓。因此,古人称:东有张家口,西有杀虎口。杀虎口坐落在古长城脚下,是山西与内蒙两省三县交界处,一过长城便是内蒙古境地,距凉城县30公里,经和林县到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80公里。杀虎口从地域上分杀虎关、杀虎堡和栅子外三部分,占地约4平方公里,东靠塘子山,西傍大堡山,北依雷公山,外长城沿山岭由东北向西南延伸而去,像半月形把杀虎口围在其中。在东西山岭相对的两侧,坡陡壁立,苍头河由南向北纵贯其中,形成一条长3000米、宽300米的狭长走廊,构成天然关隘,地势十分险要,杀虎口之历史最早可上溯到2000多年以前,春狄、战国时期就有人居住,名参合径,亦称参合口,秦、汉、隋时沿用此名。唐时更名白狼关,宋时改叫牙狼关。明时北方游牧民族南侵,明王朝发兵抵御和征伐,多从此口进出,便将该口更名为杀胡口。清乾隆年间,为缓和民族矛盾,将“胡”改为“虎”。从此杀虎口一直沿用至今。杀虎口在中国历史上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历代王朝都在此屯兵遣将,设置防御。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建城筑堡。万历二年(1575年)用砖包筑整个堡墙,方圆二里,高三丈五尺,只设南门,在西城墙和南门外分别设铁炮三门。期间还进行了扩建,兵道张维墙关于建造杀虎口新堡评议中说:“杀虎口本开市要地,每日来往行人蜂聚城堡,为确保城堡安全,名日‘平集堡’。周二里,高下与旧堡等,中建商店,内外交易。又于两堡中,门东西筑墙,将新旧两堡连环为一,前后左右开门,东西南北四道,周围五百四十丈。”新旧两堡唇齿相依,骑角互援,北面通往关外有栅子门紧连长城的城头堡,常设官兵驻守,栅子门白天开放,夜间宵禁,形成“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据记载,明王朝为严守此关,设守备一员,旧堡把总一员,新堡团总一员,新、旧两堡共有步兵1040,骑兵152名。清初将以上官军裁减,改设操守一员,守兵l00名。康熙三十年(1691年),兵部会议及山西巡抚叶疏称:“大同隍为邻边重地,而重地之中,唯杀虎口为重要。”令调宁武副将一员移住杀虎口,设中军守备一员,改千总二员,把总二员,同时抽调偏关营千总一员,宁武营把总二员,改充杀虎口协助千总把总,兵力增加到5000名,分马兵二营,步兵八营。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将步兵800名改为马兵。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增设满汉官兵即章京二员,笔帖式二员,披甲40名,协助原绿营兵巡防镇守。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添设管辖六路即宁武、平鲁、偏关、老营、河保、水泉等,设马兵1200名,步兵500名,守兵300名,共计马、步兵2000名。同年五月,又将马兵减为500名,步兵减为350名,守兵减为150名,经过这次缩减,马、步兵计有1000名。为操练兵将,还在堡西南设教场一处,周围约二里。教场内设演武厅三间,卷棚三间,将台一座。清代为加强对杀虎口的管理,设置了户部抽分署、协镇署、笔帖式署、驿传道署、巡检司署、中军都司署。《朔平府志》载:“杀虎口直雁门之北,众嶂重叠,崎路险恶,数水交汇,绾毂南北,自古传为要塞,周伐检犹(北方游牧民族),秦汉伐匈奴,唐伐突厥,宋伐契丹,明伐蒙古……”北方的多次战役,不论是当时的封建王朝出征,还是北方的游牧民族南...[展开阅读]
杀虎口出行交通攻略
公交查询: [杀虎口]
实用资讯
详细地址朔州
景区门票
开放时间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联系QQ
小贴士
推荐度
相关信息 (杀虎口)日期
相关评论及补充 (有 0 个评论)更多的评论,请到 景区评论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朔州论坛]

关于景天下 关于本站 常见问题 关于本站 帮助中心 联系方式 管理中心 会员注册 XXXX
www.viewf.com Powered & Designed by 景天下旅游网. Copyright 200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ervice@viewf.com | QQ: 2321636390 最佳分辩率:1024X768以上 | 粤ICP备14003813号
今日总访量(PV): 74112  当前在线:1968 (历史访问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