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松原市区沿长白公路北行50公里,就可以看到一处古城遗址,此乃吉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虎城。 塔虎城地处嫩江、第二松花江交汇处西侧,地势险要,在辽金时代是兵家必争之地。据史书记载,塔虎城在辽代称长春州,金代称新泰州,是辽金时代著名的军事重镇和交易中心。 如今古城遗址的残垣断壁静静地躺在丰腴的田亩间。塔虎城平面呈正方形,周长5213米。城墙为土筑,分层施夯,十分坚固,虽历九百余年,风蚀雨剥,现仍高5-6米,基宽20余米。每面城墙正中,各辟一门。门外设有半圆形"瓮城",门两侧分别筑有8个高出墙约半米的"马面"(即垛口),全城共64个,相邻两个马面之间相距70米,恰为一箭之地。古城的四角,各有角楼一座,呈圆形,高出城墙,稍凸城墙内外。站在角楼上,可环顾左右两面城墙,与马面相照应,再加上城外两道10余米宽、4余米深的护城河(角楼外加设一道),足见此城军事防守设施甚严,绝非等闲之地。 塔虎城遗址出土文物甚多,除大量的砖、瓦、陶建筑构件外,从生产工具到生活用品,从武器到货币,从宗教器物到各种装饰品,其间石器、陶器、铜器、铁器等应有尽有。 由于塔虎城地处松嫩两江交汇处,四周多泡沼湖泊,水草繁盛,是天鹅、野鸭栖息之地。辽代皇帝每年春季都来这里"巡幸"游玩,或是月亮泡、查干湖捕捉鹅雁,或在洮儿河、嫩江、松花江钓鱼,此等盛事即契丹语之所谓"春捺钵"。 塔虎城,是吉林省境内保存比较完好的辽金古城遗址之一。塔虎城遗址对于研究辽金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因而在史学界和考古学界很受重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