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于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年),原名“报国显亲院”。元代改为寺。“开平”是梁太祖年号,皇帝亲笔题敕了“开平禅寺”。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被毁,明建文三年(1401年)重建。清康熙年间,重修佛殿,重建旁楼。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开平寺”镶于山门。
   寺院坐西北朝东南,中轴线自东南而西北依次排列:山门、放生池、金刚殿、大雄宝殿、观音殿。左侧依次为僧舍、斋堂等。占地面积1632平方米。大雄宝殿面阔5间,进深5间,单檐歇山顶,抬梁穿斗式混合木结构,前步廊挑出檐,无斗拱装饰。它是南平市最早的古寺之一,位于延平区西芹镇原福建林学院旁。
   1949年前这里有僧侣80多人,高僧虚云法师少年居此“静以成学”。新中国成立后,他是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行年126岁圆寂。其先,妙莲方丈也居于此,后为福州鼓山涌泉寺住持。虚云、妙莲二位为我国高僧,曾行脚于南洋,开平寺因而名播海内外。
   开平寺现修葺一新,寺院沿山而上,背靠青翠群山,左右竹松合抱,寺前荷塘叶茂花繁,寺中终年晨钟暮鼓,香火不断,僧侣来往交流,香客云集,游人不断。
   1982年,开平寺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