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阳古镇

主页

城市

景区

游记

论坛

深度

图片

快讯

酒店

购物

交通

概况
首页 > 省市 > 贵州 > 黔东南 > 景区登录·注册
更多照片 虚拟实景 交通 线路 游记 深度 论坛 图库 相约同游 酒店住宿 优惠预订 更多

  全国历史文化名城镇远舞阳镇,位于黔东南州东北部,距州府所在地凯里151公里。舞阳镇文物众多,风景秀丽,是舞阳河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中心,是黔东南州最负盛名的古迹胜地,1986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二批全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舞阳镇地处舞阳河上游峡谷地带,四面环山,中间夹水,舞阳河由西至东穿城而过,北岸称“府城”,南岸称“卫城”。全镇总面积299平方公里,人口50000余人,汉、苗、侗等民族杂居,其中汉族占90%。

  舞阳镇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历史上曾经是黔东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早在元代至元十二年(1275年)于此设镇远沿边溪洞招讨使司,二十年(1283年)改为军民总管府,建府治于中心河。明洪武四年(1371年)设镇远府治。弘治十一年(1498年)设镇远县治。嘉靖三十年(1551年)始筑府城。1956年7月,在此宣告成立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8年州府迁往凯里之后,至今一直是镇远县府所在地。

  舞阳镇地处交通要塞,清乾隆《镇远府志.序》称其为“黔东门户,滇楚要冲”。元至明初,中央王朝军队和汉族商人的进入,使这里从舞水南北岸的一两个大型村寨,逐步向着军事和商业集市转变。至明朝中期,这里城堡罗列。长江大河舟楫通利,辰沅以此为上游,云贵以此为门户,商贾辐辏,物货 富饶,亦檄外一都会也“(明弘治《贵州图经新志.镇远府.形胜》)。时至清代,因汉族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大量涌入,这里成为“西南一大都会”。1936年修筑湘黔公路之后,镇远是重要站口之一。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湘黔铁路修通,横贯镇远县境,并经过舞阳镇城区,交通更为便利。

  舞阳镇地势险要,风光绚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和文人名士荟萃之所,因而留下众多的五光十色的文化古迹,包括古寺庙、古殿宇、古民居、古苍道、古桥梁、古关隘、古驿道、古码头、古城墙等等。在城中,有传统的吊脚木楼和高封火墙四合院民居,层叠罗列,形成高墙夹峙、石板铺路的幽深小巷,较为完美地保存着山城的古老风貌。在城东,被人誉为“入黔第一洞天”的青龙洞古建筑群,循崖而建,贴壁凌空,宛如一幅巧夺天工的巨型浮雕,掩映在古树丛林之中,并与壮观的祝圣桥,别致的香炉岩,碧透的舞阳河相互辉映,构成一处奇特优美的旅游胜地。城区还有火神庙、邹公祠、光裕堂(苏元春旧居)、白极宫、谭公馆、总兵府、和公祠、周公馆(中共地下党支部旧址)、“和平村”(日本战俘收容所旧址),以及冲宵插汉的笔岫山文笔塔,气势磅礴的府、卫城墙,居高临下的石屏山天后宫、四官殿、紫皇阁等建筑。舞阳城池,山川奇雄,溪河纵横,泉井密布。城之东面,中河山临江壁立,笔岫山、白云山“岩绕箭峭”;南面,龙头山高入天际,吉祥山、五老山俯瞰江城;西面,西秀山风韵绰约,平冒山双峰圆耸;北面,石屏山切岩千仞,天枢山穿云破雾。城区有松溪、小田溪、惠泉溪、铁溪等溪流从南北两面汇入舞阳河,惠泉、白云泉、味泉、青龙泉、万寿泉、青狮泉、云泉、猪槽泉、雷家井、陈家井、龙王井、云龙泉及六根五漏泉等泉井分布各处。从自然条件看,这里是一片集山水林泉于一体之胜境。

  舞阳镇民族文化丰富,形式多样,音乐、舞蹈、民歌、戏剧、绘画、雕刻及手工艺无所不有,且历史悠久,享有盛誉。清乾隆初年,小说家吴敬梓的名著《儒林外史》第四十三回中,指明这里有“苗戏”。晚清时期,城区戏楼达12座之多,其盛况可想而知。少数民族的芦笙舞、踩鼓舞、板凳舞等,节奏活泼明快,动作质朴粗犷,深受当地群众喜爱。一年一年的端午龙舟节,观者数万,其场成热闹非凡。
  镇远的民间绘画和雕刻艺术,主要用于房屋建筑和家俱装饰,其图案丰
...[展开阅读]
舞阳古镇出行交通攻略
公交查询: [舞阳古镇]
实用资讯
详细地址 凯里市
景区门票
开放时间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联系QQ
小贴士
推荐度
相关信息 (舞阳古镇)日期
相关评论及补充 (有 0 个评论)更多的评论,请到 景区评论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黔东南论坛]

关于景天下 关于本站 常见问题 关于本站 帮助中心 联系方式 管理中心 会员注册 XXXX
www.viewf.com Powered & Designed by 景天下旅游网. Copyright 200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ervice@viewf.com | QQ: 2321636390 最佳分辩率:1024X768以上 | 粤ICP备14003813号
今日总访量(PV): 65470  当前在线:176 (历史访问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