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陈氏书院俗称陈家祠,现是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所在地。书院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动工兴建,历经四年竣工落成,是当时广东72县陈姓合族宗祠。始建时用作广东各县陈氏子弟来省城应科举时学习及住宿场所,也是祭祀祖宗的宗祠。    全院占地近1.5万平方米,院东新辟有1.7万多平方米的绿化广场。主体建筑宽80米、深80米,以“三进三路九堂两厢杪”布设,穿插六院八廊,规模宏大,厅堂轩昂,庭院幽雅,全院的门、窗、屏、墙、栏、梁架、屋脊等处处均配上精美的各式木雕、石雕、砖雕、灰塑、陶塑、铜铁铸等艺术品,与雄伟的厅堂浑然一体。主体建筑正门两边的外墙上,6幅大型砖雕《梁山聚义》、《梧桐杏柳凤凰群》等,其画内建筑物雕工精细、层次分明,人物神态各异、形象生动,花鸟栩栩如生,其砖雕技艺为近代罕见,可说是惊世之作。 尤具特色的还有第二进后侧长廊上的柚木屏门双面镂雕,分别雕有历代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三顾茅庐”、“赤壁之战”等20幅木雕,被赞誉为“木刻钢刀雕就的中国历史故事长廊”。 中路一、二进间的院子内的石栏杆镶嵌的铁铸双通花栏板“金玉满堂”、“三羊启泰”等展示了中国近代铸铁工艺的成就。院内石雕、陶塑、灰塑也以表现主题的岭南特色鲜明、工艺精美、精品琳琅满目而称雄岭南。郭沫若曾赋诗赞美陈氏书院的建筑艺术:“天工人可代,人工天不如。果然造世界,胜读十年书。” 陈氏书院坐落北朝南,为三进院落式布局,由9座厅堂、6个院落、10座厢房和长廊巷组成。主体建筑占地6400平方米。其整体结构布局严谨、虚实相间,厅堂轩昂,庭院宽敞幽雅,特别是在建筑装饰上集中体现了广东民间建筑装饰艺术之精华。其内外建筑构件上巧妙地采用了木雕、石雕、砖雕、陶塑、灰塑、铜铁铸等工艺装饰。图案题材广泛,造型生动逼真,雕刻技艺精湛,用笔简炼粗放却又精雕细琢。可以说,陈氏书院不愧为一座宏伟瑰丽的民间工艺建筑宝库。 1959年,陈氏书院被辟为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搜集、保藏、研究和宣传展览广东地区历代各类民间工艺品为主。兼及全国各地民间工艺品。馆内辟有多个展厅,常年展出馆藏文物。展品有陶瓷、雕刻、刺绣等工艺精品。其他工艺品种类更多:有广州珐琅、金银工艺、套色蚀花玻璃;有佛山灯色、剪纸、木刻、门面等;有潮州面塑、稿末塑、麦杆贴画的剪纸;还有阳江、潮汕、佛山地区的漆器,以及少数民族地区工艺等。还设有近代家具、书画、文房四宝、茶艺等展厅、专室。陈氏书院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被评为“广州十大旅游美景”之首。 | 陈家祠 |  | 陈家祠 |
| 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出行交通攻略 | 铁陈家祠站下或乘85、88、104、107、128、路公交车高基站下,乘268路公交车陈家祠站下或乘15、52、55、105、124、133、193、196、205、207、231、232、256、275、530、539、555路公交车中山八路站下。 | 公交查询: [陈家祠] |
实用资讯 | | 详细地址 |  | 广州市中山七路恩龙里34号 | 景区门票 |  | 10(学生及退休人员凭证半票) | 开放时间 |  | 8:30--17:30 | 联系电话 |  | 81814559、81814371 | 电子邮件 |  | | 联系QQ |  | | 小贴士 |  | | 推荐度 | ***** |
陈家祠(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地图 (点击地图看详细大图) |  解放北路 中山八路 东风中路 人民南路 康王中路 六二三路 流花湖公园 荔湾湖公园 越秀公园沙面古建筑群 白云山风景区 麓湖公园 ■中山纪念堂 广州站■雕塑公园 ■东山湖公园 东湖路 广州大道中 陈家祠■荔枝湾 ■人民公园 ■黄花岗公园 ■广州动物园 烈士陵园海珠桥 ■海珠广场 二沙岛 ■广东美术馆 山顶公园 公园前文化公园 黄沙大道 环市中路 滘口汽车站 窖口汽车站 省汽车站■农讲所 ■黄大仙祠 ■醉观公园 光孝寺 金刚禅寺江湾桥 海印桥 广州环城高速 广州环城高速 白云大道南 机场路 ■白云公园 ■三元里抗英纪念公园 ■西汉南越王墓 金沙洲码头■金沙洲滨江公园 罗冲围客运站 广园客运站■十九路军将士陵园 |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广州论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