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主页

城市

景区

游记

论坛

深度

图片

快讯

酒店

购物

交通

概况
首页 > 省市 > 江苏 > 扬州 > 景区登录·注册
更多照片 虚拟实景 交通 线路 游记 深度 论坛 图库 相约同游 酒店住宿 优惠预订 更多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位于宝应县城水巷口3号,原为周恩来外祖父陈沅的宅第。整个建筑为明清风格,占地700平方米,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共有房屋十八间。读书处人门朝北,门楼古朴庄重,门楣上方是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亲笔题写的“周恩来少年渎书处”横匾。
  从正门向前是一条古砖铺就的甬道,甬道的尽头是照壁,左右两侧足两个四合院。
  东院为当年生活起居区,有砖木结构房屋七间,一道回廊将上下堂屋和南边小院连为一体。庭院中间一株腊梅和一盆碧荷清香扑鼻,生机盎然,让人清晰地感受到当年主人的高洁品行和情操。
  面南上堂屋三间。正中堂屋靠北墙有一条几条几两头微微翘起几寸:面有一古式座钟和—一对青瓷帽筒。墙上悬挂清代著名画家龚贤的山水画和王文治书写的“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畅日契天怀”条幅。堂屋内摆放一张八仙桌、四张太师椅和两只茶几。东侧隔栅板壁悬挂“扬州八怪”之—郑板桥的梅、兰、竹、菊四幅国画,西侧隔栅板壁悬挂沈周、文征明、唐寅、董其昌书法各一幅。
  上堂屋西房是当年周恩来和过继母陈氏来宝应省亲时居住的卧室,内有雕花大床、柏木棵橱、梳妆台等用具,西墙卜悬挂陈老莲工笔画两幅。周恩来是周劭纲和万氏的长子,出生后大约十一个月时,过继给重病的叔父周簪臣,不久周簪臣病故,周恩来一直随嗣母陈氏生活。陈家祖辈世居淮阴,与周家、万家世谊深厚。后因战乱,陈、周两家分别定居宝应和淮安。淮安与宝应相距不远,来往较为方便,因而两家联系不断。陈氏母亲出身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教育,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艺术才华。年轻守寡后,她把全部感情和心血都倾注在嗣子周恩来身上,伞身心地培养和教育周恩来。周恩来童年时,多次随陈氏来宝应省亲。1907年春,周恩来生母万氏病故,陈氏愁绪缠身,染病日重,为了排解心中的痛苦和便于自己治病,携时年九岁的周恩来回到自己的娘家生活了三个多月,就住在这西房里。
  上堂屋东房是陈式周夫妇卧室,内有雕花大床、海绵木摞橱、梳妆台、长桌等生活用具。东墙上悬挂着康有为的书法条幅,上写“登山缥缈又登楼,风卷雪飞揽九州”。陈式周于1882年阴历1月19日生于宝应,名武臣,号式周,笔名存悔、芜城等。陈式周的父亲叫陈宝斋,与陈氏母亲是嫡堂兄妹。陈氏的父亲叫陈沅,有三个女儿,陈氏行三,两个姐姐均远嫁外地,陈沅最钟爱身边的三女儿。陈沅无子,而侄儿宝斋又是独子,不能过继,故以宝斋的次子陈式周作为承宗孙过继给陈沅为孙,因而从这个意义说,陈氏是陈式周的亲姑母,周恩来则与陈式周为亲表弟兄关系。陈式周比周恩来长16岁,年轻时博览群书,爱国爱民,思想进步。少年周恩来在宝期间,陈式周不但对周恩来给予悉心照料和关怀,与周恩来终日相伴,同窗共读,——起游览宝应名胜,还向周恩来灌输新思想,传播新知识,从此他们结下了浓厚的亲情和友情。
  下堂屋阔三间,东房为藏书房,有清代风格的雕花书橱三组十二件,当年陈式周有藏书万册,少年周恩来曾在此如饥似渴地读书,汲取知识营养;西房是读书房,内有书架、书桌等,周恩来与陈式周当年就在这里同窗共读;正中房屋有条几、雕花圆桌、椅子等,圆桌上放着围棋和棋盘,面北墙上悬挂郑板桥的四幅字画,是周恩来、陈式周休憩的地方,,东厢房为当年的厨房。院内东北角有一六角门,门楣上砖刻“栖风”二字,门内有院,植紫竹数株。
  西宅院足陈式周父亲陈沅及家人当年的生活用房,共有大小房屋十—间,现辟为展览室和读书处的接待工作用房。上堂屋四间,三间辟为展厅,西侧套房有一木质阁楼,陈式周曾将周恩来大批手稿、信件、照片等珍藏于此。遗憾的是,这些宝贵的资料都在“文化大革命”中散失殆尽,现
...[展开阅读]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出行交通攻略
公交查询: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实用资讯
详细地址
景区门票
开放时间
联系电话
电子邮件
联系QQ
小贴士
推荐度
景区地图指示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
扬州
相关信息 (周恩来少年读书处)日期
相关评论及补充 (有 0 个评论)更多的评论,请到 景区评论

如果您有问题或其他好推荐,也可以到 [扬州论坛]

关于景天下 关于本站 常见问题 关于本站 帮助中心 联系方式 管理中心 会员注册 XXXX
www.viewf.com Powered & Designed by 景天下旅游网. Copyright 200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ervice@viewf.com | QQ: 2321636390 最佳分辩率:1024X768以上 | 粤ICP备14003813号
今日总访量(PV): 34035  当前在线:1208 (历史访问量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