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南海位于湖北省咸丰县与重庆节黔江区的交界之地,面积约30平方千米,是一个融山、水、岛、峡等风光于一体的高山淡水堰塞湖泊景区。人称它是“深山明珠”、“人间仙境”,也称之为“地震天池”、“蜀东西湖”。    据清《黔江县志》载:“清咸丰六年(公元1856年)五月王子,地大震,后坝乡山崩,……溪口遂被埋塞。厥后,盛夏雨水,溪涨不通,潴为大泽,延裹20余里”。同治四年《咸丰县志》载:“咸丰六年五月,地大震,大路坝山崩,由梅家弯、板桥溪,抵蛇盘寨三十余里成湖,压毙村民以数百计,李姓最多。”而与咸丰县相邻的来凤县清同治五年《来凤县志》也非常详尽地记述了这一次大地震:“咸丰六年丙辰夏五月初六辰时地震,屋瓦皆动。同时地震者,环数百里皆然。咸丰黔江之交,地名大路坝者独甚……”整个记述的文字达200多字,其中特别提到:“山麓故有河,河为山石所壁,水乃逆行,淹没地方复二十余里;涨为池,广约六七里,深不可测。”如果专家们稍加了解当地的历史,当不会出现“重力滑坡”一说。
   经专家们认定,小南海地址遗址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一处地震遗址,在全球也是罕见的,因此极具科考、科教及旅游开发价值。至今,当年地震形成的断岩绝壁——海口北侧的大垮岩、小垮岩等遗迹仍历历在目。在大垮岩、小垮岩之下,滚石密布,巨石林立。巨石直径一般为l至5米,大的在10米以上,巨石在海口堆成天然的大坝,从而形成了小南海、汪大海、小渗塘、杜家塘等一系列淡水湖泊群。
   小南海原名小瀛海,想必当地老百姓从未见过这么宽阔的湖面,因此便以“海”为之冠名。由于独特而优美的自然景观,如今的小南海已成为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小南海四周秀峰环列,海口奇石林立,沿湖溪水萦回,湖内汊港纵横,扁舟渔影,绿女红男穿梭于碧波之上;鸥鹭齐飞,鳞光荡漾,闪烁于海天之间。春夏秋冬,各有奇观;晨昏晴雨,幻化无穷。
   从海口进入,朝阳寺、老鹳坪、牛背岛三个岛屿依次呈现于眼前。
   岛上古松蔽日,茶花如云,茅舍竹楼,鸡鸣犬吠,一派田园风光。朝阳岛是小南海中第二大岛,因岛上曾有朝阳寺而名。拾级登岸,即闻犬吠鸡鸣,一派农家景象。岛上珍稀古木铁尖杉气冲霄汉,古松虬曲接天连云,一竹翠色揭竿而起,绿荫掩隐,郁郁葱笼。湖心岛老鹤坪的东侧有金沙滩,一滩卵石排列井然,蛤蟆状与邻为伍,与水相戏,配上一岛的松风丛林,茶花烁木,相攀相扶,苍苍翠翠。
   在南海三岛中,最大、最美的是牛背岛。这不仅因为它产生了许多优美如歌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留下神秘隽永、滋味绵长的谈资,更因为它的恬淡自然,深藏不露。牛背岛一岛松风,杂花生树,四时不绝。岛上有猴群、麝香园,还有茅舍竹楼、篱笆家禽。牛背岛后的倒牵溪虽不宽,却很深,隔断了岛与陆地的联系。彼岸是龇牙咧嘴的断壁残岩,虎视眈眈地盯着这头入水的“巨牛”。
   小南海四周和湖心岛又是天然的动植物园,森林资源丰富,有薄皮马尾松、黄杉、水杉、铁尖杉、香柏、紫柏香樟、楠木、银杏、黄檀、 白花泡桐等140多种乔木,动物有虎、豹、黄猴、羚羊、麝、大鲵、巨蚌等,鱼类有50多种。因此,具有广泛的综合开发价值。
   在小南海的湖内外,有义渡古碑、红军革命纪念碑、温朝钟墓、“铁血英雄会”等革命历史遗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