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花桥坐落于南海区九江镇下西翘南大新生产组内,该桥建于明朝,清代重修,九十年代初,旅港乡贤潘新安先生斥资修葺。该桥是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陈子壮中探花后,往九江下西翘南探望其外祖父朱讓时所建。桥为平铺花岗石板桥,长11.3米,宽1.85米,高2米,桥的两边设有望柱栏板,桥栏中间刻有“探花桥”三字。    
   陈子壮,字集生,号秋涛,谥文忠,史称“明末岭南三忠”之一(明末岭南三忠是陈子壮、陈邦彦、张家玉),南海沙贝(今广州白云区)人,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考中探花及第,成为广东省第一个探花。初受翰林院编修。陈子壮清廉耿直,力击朝廷弊政,与魏忠贤奸党作坚决斗争,因势孤力薄被奸党两次罢官,被投入天牢历五个月。魏忠贤被诛后复职,官至礼部右侍郎。到桂王时,陈子壮被授东阁大学士,总督五省军务。顺治三年清兵大举南侵攻陷广州,不少官员降清。陈子壮坚持民族气节,联合顺德陈邦彦、东莞张家玉等人合力围攻广州,以图收复失地。陈子壮起兵九江,占领广州西廓门炮台,因寡不敌众,又无后援而退回九江,后进驻高明,在高明不幸被俘,押回广州宁死不降,遇难于广州东较场,时年52岁(1647年)。陈子壮官至太子太师、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兵部尚书、吏部尚书、礼部尚书,追封太师上柱国持进光禄大夫,中极殿大学士,忠烈候,谥文忠。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即殉国后129年,乾隆皇帝褒禄前朝殉节诸臣,陈子壮得专谥忠烈祠,并送特谥“忠简”木制大牌匾一块,亲题诗一首:早敦直节,明抗军锋,白刃无辞,丹心堪悯。附加御笔及满文。    
   该桥保存良好及潘新安先生附建探花公园一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