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板寨,几乎到处都是“石”的世界,这里的岩板房都是由苗族同胞修建和居住的,他们从山里抬来青一色的坚硬石料,不需经过任何雕琢加工,也不需什么胶着物质和固定材料,只须在能工巧匠的精心布局下,一座座岩板房便拔地而起,堆垒而成,其造型典雅、浑厚朴实。这种房屋依山而立,高底有致、密密匝匝地遍布整个坡岭,远远望去,恰似一幅美妙绝伦的水墨图画,岩板房既是苗民独创的一种民居艺术,也是苗族人民的智慧结晶,它那精湛独特、古色古香的建筑技巧,在人类建筑史上也可堪称一绝。至于岩板房始建于何年何代?今天人们已无从考证了,但少说也有数千年的悠久历史了。然而苗民们为何喜用岩板建房呢?几经实地考察证实,归纳起来,原因有五:一是易于就地取材,这里漫山遍野都有石头;二是当地交通闭塞,挑运砖瓦不便;三是造价较低,一般人家都承受得起;四是经久耐用,可历经数百年风雨而不摧;五是冬暖夏凉,居住适宜,并可防水防火等。
   寨中还有一方令人称绝的岩板晒场,它常铺于房前屋后,除了用以摊晒谷物、辣椒外,还可在岩板之间的衔接处,种植各种时令蔬菜和瓜果,平时只需随意施点肥料,即可长势喜人,供以取食。既节省土地又采摘方便,别有一番情趣和诗意。这也是苗族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出的一种最原始的“庭院经济”吧!当你置身于这如诗如画的岩板山寨,不仅能领略到原始高超的建筑艺术与古朴恬静的苗家风情,还可聆听到许许多多的神话传说。因在禾库天星山一带,曾是清嘉庆所间苗民领袖吴八月起义的聚居地之一,他那可歌可泣的英雄业迹,至今仍在苗族人民中广为流传,成为佳话,岁月轮回,时光流逝,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怀旧热的兴起,今日之禾库,已声名鹊起,它那浓厚的民族风情,独特的岩板村寨,引起越来越多的国内处人士关注,特别是一些民俗文学研究者及美术摄影爱好者,早就慕名而来或采用或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