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江永可能只是一个名字陌生的县城,但广州的不少蔬菜水果都来自这里,湖南永州是离广东最近的湖南城市,而江永则是永州属下的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县城。江永盛产香柚、香芋、香米、香姜、香菇,这些特产并称“江永五香”,正是这样的飘过南岭的“五香”让我们放弃了“永州之野产异蛇”的刻板印象,像寻找江南水乡一样寻找起与广东同在南岭脚下的江永来。
上甘棠:一路遗迹一路史迹
  上甘棠村在江永的层铺镇,是湖南省发现的创建年代最早、保存最完全、延续时间最长的村落。这样的一个小小村落尽管养在深闺,远离文化的中心,但其实承载着的也是中原文化的印记。浓厚的文化气息从中原一路南下,在这里稍作回旋,就已经浓墨重彩,南岭稍作阻隔,所以广东的气候和这里相差不多,古村落的感觉却大大不同了。
位置
上甘棠村依山傍水,依据的是中原文化的风水学,村口就是一条小溪,不急不缓,绕村而过,河面上一座三门的石拱桥,资料记载,这座残桥名曰步瀛桥,建于北宋靖康年间(公元1126年),自建成不久即塌了一半,然而,这半边残桥却再没人去修,从那时屹立至今。 在北头村口约一百米的小河上,还有一座石榫为墩、石板为梁的小石桥。据说是建于汉代。这座小桥更令人惊讶的是桥面石板对榫得严实合缝,桥面被磨得相当光滑。千百年历史的乡间建筑可以见到这样精湛的工艺,令人对古老文化悠然神往。
月陂亭
小桥的另外一处古迹是月陂亭几十米长的石壁上的24方古代石刻。石刻绵延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内容相当丰富,包括叙事文和唱和、八景诗歌以及劝论文等,很好地保存了乡间的文化传统。这些石刻中以文天祥书法题辞的“忠孝廉节”最为有名,据说,村里有一位在临安任太守的官员叫周德源,与文天祥交往甚密。文书赠四字,周视为珍宝,告老还乡时携回村里。此后,村中周姓一族皆以此为铭。并于清乾隆二十八年镌刻于石壁之上。
石壁之下的小径是湘中至两广的古驿道口,迁客骚人,多从此入两广。驿道一边是谢沐河,是漓江的源头之一。今天走来,这段驿道少了远游的苍凉,多了几分乡居生活犹如桃源的温暖。
村落
小村是从唐朝开始就由山东迁来的周氏族人聚族而居的地方,村内的建筑保留着明清时代乡村民居的特点,全村分为10族布局,各户以天井组合形成住宅单元,体现着传统的宗族观念,村内最高的建筑是文昌阁,建于明...[展开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