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

城市

景区

游记

线路

论坛

深度

图片

快讯

酒店

街市

PLOG

交通
SEARCH. 游记
全文 目的地 出发地
登录 ·注册
春季·摄影·美食·汽车·广东
首页 > 游记 > 黄姚,一首轻韵低吟的千年古诗
南北游子黄姚,一首轻韵低吟的千年古诗2005-10-22 17:59:17 人气(0/2251)



来自:
发主题数:1341
加入:2003-08-27 11:44:07
上次:2024-04-26 18:54:46
最后积分:5721


    国庆之假,秋高气爽。沉浸在秋韵晨曦中的黄姚古镇,仍是那么的悠闲、宁静(相对国庆其他景点人满为患而言起码是如此)。我相信如果不是近些年当地的旅游开发带来的喧哗,黄姚古镇绝对是人类居住养生的理想家园。
    自然环境秀美,美不可言,是古镇的一大特色。座落广西昭平县大山深处的黄姚古镇地处漓江下游姚江、珠江、兴宁河三江汇合要冲,交通便利;清澈见底的姚江水穿镇而过,小桥流水、明清老宅、石板古街掩映在青山绿树中。古镇自然景观属“小家碧玉”之美类型,是典型岭南园林风格,虽没有凤凰城的大气与名气,也没有阳朔的小资味浓,但古镇集天地人合一浑然而成的自然秀丽景观与灵气,虽历经千年沧桑,其优雅、清醇景色仍保存得近乎完美。《酒是故乡醇》在这里拍摄,敢断定就是看中这里不加任何修饰的“醇”天然景色。出发前,我们诸位驴友还不知古镇为何物,只是从网上得知一点点的模糊认识。有人形容黄姚古镇如同一本千年的诗集,走进古镇,的确有如此感慨:只有对生活充满激情与热爱,才能慢慢品味出古镇的神韵。因赶夜车,加上从钟山到黄姚的路不好走,我们到达古镇的当天,已是晚上10时多。前来古镇的外地游客不多,但当地仅有的10多家私人旅馆的200多间住房全部被预订,害得我们一行只得打地铺。经打听,原来是中美合拍的电影《面纱》选择这里拍外境,好莱坞几位大牌影星和香港黄凯勤、夏雨之流要来这出席开镜仪式。出游前估计不足,竟想不到游驴多年,在黄姚第一次打了“地铺”,这是黄姚古镇给我们的见面礼——对黄姚的深刻印象由此而起。笔者也曾走访过不少的古城古镇之类的,不是破残不堪、周边人为糟蹋得不成样子的,就是不合理旅游开发得面目全非。黄姚古镇是我所见到保存得最为完整和完好的一个。在秋日阳光普照的黄姚,阳光从高耸着的山峰间的幽谷中升起,透过婆娑古树,将晨光洒在了小巷、小溪上,令水面泛起薄薄的雾气宛若仙境,与一群在溪边洗衣的黄姚女构成了一幅动感的浣纱女图。古镇以园庭环境优雅、山峰秀丽称奇,镇内山峰平地而起,山体陡峭险峻,造型奇特。本想登上就近山峰拍张黄姚全境,终因山峰险峻没当地人作向导只好作罢。除了自然景观,古镇最具景观特色的要数当地的青砖瓦房。听当地一位摆摊的老人讲,有900多年历史的古镇,源起于宋代,明清、民初是全盛兴旺时期,抗战时期广西不少党政机关搬迁到此,往日清静安宁的古镇成了当地民众和军队抗战的大后方,中共广西省工委曾驻地于此。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古镇全由窄窄的铺着青石板的街巷贯通连成。街巷两侧默默相顾的老房子都是明清时期的建筑,绝大多数是昔日的商铺,可以想象出,古镇曾经有过的繁华与喧哗。历史给古镇留下了深深的痕迹,古镇的房子至今仍保留着明清时期典型岭南建筑的特色,是那种几进几合既象院又象屋的那类房,甚至象“郭家大院”这样的老房既是房宅,又是街巷。据悉当地人都是从广东珠玑巷、南海、顺德、高明、鹤山县等地徒迁来的后人,黄姚人的先辈将当时内地的生产技术带到黄姚,在这里榨油、做豆豉豆腐、种桑养蚕、纺纱织布,如今黄姚人仍保留着这些传统小农式的生活生产方式。难怪当地出产的豆豉、豆腐酿极为出名。在古镇见到的几乎都是老人与小孩,得知当地年轻人都基本上都外出打工了,他们或许不愿继续祖辈那种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也或许他们抵挡不了外面世界的诱惑。望着残旧的古老房宅和留守着老房宅的老人,历经千年的古镇,从兴盛到衰落,繁荣到回归平静,教人惟有嘘叹世事沧桑、古镇易老的感觉。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也是一个文化名镇,当地独特的人文景观也是吸引游人的一大看点。古镇有“六多”之说,其中寺庙祠堂多、匾联多、亭台楼阁多是当地旅游资源的一大特色。当地人重礼节、重读书是出了名的,在每一祠堂,都设有书屋、书院之类的,沉寂冷清的书屋书院显得残旧破落,已听不到当年学童朗朗的读书声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牌匾至今仍不难从一些祠堂发黄的墙体上看到。古镇人的文化涵养更多地体现在他们的淳朴厚道、知书识礼、热情好客上,这点与古镇旅游开发公司那班管理人员有着截然不同的反差;如今,古镇人或多或少仍留守着“日不闭门,夜不守户”的习惯,在古镇,几乎每间房屋的大门都是敞开着的,每户人家的家门几乎都是不设防的,游客从门前走过要想看点什么的,好客的当地人都会热情邀请你进来作客,食点什么的,我们随意的到几户家家“串串”,当地人客气得让我们真有点不好意思。众多的寺庙祠堂,看得出当地人厚重和虔诚的佛教文化氛围,每年当地人都有诸多如“三月三”、“七月七”、七月十四“等传统节日敬拜神明的习俗。原想象,古镇还只是藏在深阁中的“闺女”,其实不然,古镇名气早已是菲声在外了。曾几何时,当年古镇商贾阔少、人文墨客云集,不少如韩愈、高士奇、何香凝等文化名人兼游驴亦留宿留墨迹于此,或赋诗作对,或撰文提辞,为古镇历史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来源:21CN旅游  作者:秦山 len0670@sina.com)

首页 1末页  (第 1 页 Of 1 页 - 共 0 条回复)
如果你要发表新主题,请按 这里
关于景天下 关于本站 常见问题 关于本站 帮助中心 联系方式 管理中心 会员注册 XXXX
www.viewf.com Powered & Designed by 景天下旅游网. Copyright 200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E-mail:service@viewf.com | QQ: 2321636390 最佳分辩率:1024X768以上 | 粤ICP备14003813号
今日总访量(PV): 45063  当前在线:3917 (历史访问量对比